“那便如许定下了!”李奈倒也利落,没有在这点小钱上跟陶东来过量胶葛。毕竟此次来胜利港的贸易内容中本来并没有兵器一项,只是临时起意的一桩买卖罢了。固然买卖额已经有两千多两,但在李奈眼中看来,与海汉人的贸易可远远不会止步在“千两”这个品级。
“如果如许,那还请陶先生多给些优惠。”李奈趁机还价还价。
为了迟早都会到来的军器发卖,兵工部分早就下了苦工,研收回专门用于内销的外贸版火炮。在短期内火炮还没法进级换代的环境之下,为了对峙贯彻军器买卖中的“代差实际”,兵工部分红心识地将外贸版的火药、射程和利用寿命都做了小幅度的减弱。如果有朝一日穿越个人的军队在疆场上面对利用外贸版兵器的仇敌,那射程上的差异就足以让炮兵们好好教敌手该如何做人了。
“那就统统枪支都按四十发弹药停止配发,相称于我们多送两千发弹药,如许总行了吧?”陶东来必定不会贬价,宁肯多送赠品,代价是咬死不松口。
李奈点头道:“军中那些军头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你让他们拿军器出来卖或许能行,但要让他们掏腰包买军器……绝对无此能够!”
贺强道:“三少爷,这是好东西,我们不但能留着自用,还能够转卖赢利!”
而“福瑞丰”的这位少店主提出这题目,明显不是无的放矢,陶东来和施耐德都立即灵敏地发觉到此中的商机。
“就算他们肯买,卖给军中又能赚几个钱?”贺强打量一下站在远处的陶东来和施耐德,持续说道:“这东西我们如果卖到福建那边去,起码能赚两倍的钱!”
“你是说……卖给十八芝?”李奈有些不肯定地问道。
所谓十八芝,是福建大海盗头子郑芝龙牵头构造的一个海盗联盟。郑芝龙年青时曾经来往于东南亚各地,并且前后在大海盗贩子李旦和荷兰人部下做事,1624年郑芝龙娶了日本倭寇首级颜思齐的女儿,并于次年颜思齐身故以后担当了他的遗产,然后纠集各路海盗魁领,建立了“十八芝”,成为福建本地地区气力最为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趁便值得一提的是郑芝龙之子,被后代所崇拜的民族豪杰郑胜利已于1624年出世,目前还尚处于幼儿形状。
李奈点头道:“如果平常刀枪,陶先生便不必倾销了,佛山一地各处都是冶铁匠所,要打造这些东西非常便利,代价也极其昂贵。”
而一门二七式6磅陆军炮的出产本钱还不到五十元,出售的代价遵循兵工部分的估计,起码在六到八百元,毛利率竟然高达十倍以上。更大口径的火炮因为其制造难度倍增,代价更是以多少倍数上涨,像欧洲贩子卖给郑家海军的大口径舰载长重炮,一门18磅炮的代价竟然要数千两银子。枪炮两种兵器对于外贸来讲孰轻孰重,从利润的角度来看,成果就不言而喻了。
在这类情势之下,如果有另一个军器商参与市场,那无疑会遭到这些参战方的追捧。至于说这些兵器的代价,只要不超越现有的暗盘价,这些不差钱的金主必定会大量购入。
李奈盘算了主张,便走回到陶东来身边道:“此种火铳,鄙行欲采购两百支,代价便按先前的报价,全要十二两的套装,陶先生感觉如何?”
贺强低声道:“三少爷,此物可大量购入!”
陶东来也点头道:“李先生曲解我的意义了,我可没筹算卖给你那些东西。我的意义是,有些比火绳枪能力更大的兵器,不晓得李先生有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