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大多数人,一夕间经历各种大悲大喜、造化弄人,那里会登时清闲而去呢?有任务心的,再苦再难,总要挣扎着活着,再尽力尽量窜改眼下的处境。没任务心的,要么混吃等死,要么立即就寻了死,就是有那些遁入佛门的,也不是真“悟了”,不过是回避实际罢了。
如此风骚人物,恰好时运不济,父兄五人卷入朝堂争斗,莫名入狱,不过三五日就说是人没了,至此家道中落。
可如果无动于衷,又担忧天子被流言震惊,也怕激起诸皇子的惶恐,令他们有借口勾搭起来,总归是对太子倒霉。
这实在是难以预感。
思来想去,珍淑妃到底是宫里经年的白叟了,深知“百动不如一静”的事理――宫里的流言,如果没有人背后鞭策,那里就能持续多久呢?若背后有人太“操心”,时候长了的独角戏老是更轻易暴露马脚。珍淑妃乃至恰好不时传了六皇子妃入宫,常常急言怒斥,明摆出一副不喜的模样。
珍淑妃如此一番作为,固然她本身身上没洗多洁净,倒是不至于缠累太子了。并且,她上面到底另有个名正言顺的皇后,她一个娇生惯养的皇妃娘娘,小性儿一点儿,不是甚么大错。
这金尊玉贵、柔嫩良善的小公子,蓦地遭受此人间险恶,又有情殇难过,竟然不但没有看破尘凡,反而为了他家中仅剩的祖母、母亲、寡嫂和侄子侄女,放弃一身灵气,日日为柴米油盐劳累起来。
青青倒不是真的束手无策了――一把火让几间茅舍化为乌有,没了牵挂,小公子不悟也得悟。毕竟不再插手,不是不忍,倒是怕和天道宠儿结下深仇因果,只得放过。
本来青青未曾感觉此事难为――虽身材不再纯洁,但这女子如此奇特,清楚是成道成仙的料子。青青也不消多做甚么。只借大族公子的狐朋狗友,送了他一名貌美心黑的舞女,事情就公然遵顾问想一一产生了。
机心难用处,唯情罢了。
孰料,天年不及民气。
一是人选难定,人天道也不能是见小我悟了就收一个,真那样,就是三千天下也不敷装的。只是这之间的标准,曲青青也尚未摸清。二是“人才”可贵,悟性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青青也找了很多各种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苦大仇深的主,遵循“黄粱一梦”等佛道标准化操纵形式一一试过,成果却不尽如人意。
然,固然实际如此噜苏残暴,一僧一道讲授的话语如此奥妙,小公子仍然故我,赢利养家罢了。
另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几次找借口犒赏众皇子,任谁也不能说太子生母刻薄皇子。
曲青青当然不肯放弃,也用心设想了更多难堪――教唆着昔日最心疼那小公子的祖母为着家中变故迁怒于他,设想那昔日最是端庄贤淑的大嫂宗妇卷了家中残剩财帛逃奔,拉拢昔日受他恩德颇多的百姓挑事儿磋磨……
青青纵有百般手腕,对这类明知对错,也不吝粉身碎骨的密意,倒是无可何如。
若此时向章和帝去求,不说老天子答不承诺,内心会不会嘀咕――天子还在位,太子和太子生母就为“将来”的事情考虑得实足,算不得功德。就只说珍淑妃真为了戋戋闲言碎语就劳心劳力,倒显得非常跌份儿,不说她堂堂独孤家的颜面,就是太子金尊玉贵的架子,也是十二万得丢不起。
自玉德妃生辰后,章和帝独宠永和宫已逾两月,但全宫高低,不管是皇太后、皇后还是新进的美人优伶,都未曾对外透露过不满,可见其淫威深重。
这便是只差明说了――我珍淑妃就是不喜好你六皇子,那郡王位,不是我求不来,只是不肯给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