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甚么事儿啊,”曾氏还没说甚么姜老太太先抢着抱起不平来,“你这三妹旬日里倒有八日在病着,我说她阿娘,身子骨弱就叫她好好歇着将养,莫成日里逼着她读书习字,这女子最紧急的一个是在家孝敬长辈,出嫁奉养舅姑,连事理都不明白,读再多书也是读到狗肚子里。”
一向冷静在一旁端茶递水的三老太太刘氏慢条斯理地对老太太道:“也难怪人家娇滴滴的小娘子嫌弃,连我这乡间老婆子闻着都觉呛人,您也是的,这府上金山银山的吃用不完,还巴巴地本身土里刨食,晓得的说您不会纳福,不晓得的看了还道儿子媳妇儿短了您吃食哩!”
蒲桃和阿枣当即跪下来不住地叩首。
艰巨的时候将脸面扔在脚底下踩也没求得援手,顺利起来自是不必再俯就了。曾氏自发那是给本身保存的最后一丝颜面,却不想那毕竟只是柿子拣软的捏――不过是笃定老太太性子鲁直,把她获咎得再狠也不会背后里给你使黑部下绊子。
姜老太太也很上道:“老阿姊,我老婆子也劝你一句,自个儿多少也留住一些,免得在后代项下取气。”
姜老太太正欲开口,却见小孙女朝她眨了眨眼,朱唇一启,瞎话滚滚不断地涌出来:“回母亲的话,方才女儿走在路上见枝头两只雀儿打斗,看得入迷不慎跌了一跤,磕在道旁一块石头上了,是女儿不谨慎,倒叫老太太,三老太太和母亲受了惊吓,已滚过两枚鸡子,不太疼了。”
一会儿得好好补补,她抚了抚日渐圆润的腮帮子忿忿地想,也不知午膳筹办了甚么菜色。
曾氏被他们几个你一言我一句怼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到底哑忍不发,草草地告别了。
曾氏要发落的本来只蒲桃一个,钟荟却恰好把阿枣一起捎带上,这么一搅和倒仿佛后母寻着由头刻薄女儿的奴婢了。
走投无路时为了怀上身子,她不吝颜面扫地,像个争宠的妾室一样使计灌醉那扫一眼都令她万分鄙夷的男人;为了搏个贤名,她不得不压抑着腐心切齿的仇恨,对继子继女笑容相迎、虚以委蛇;为了后代的出息,她每次入宫都殚精竭虑,跪碎了膝盖,还唯恐惹那脾气乖戾的娘娘小姑不快;再让她做小伏低奉迎一个轻贱的贩子老恶妻?恕她做不到。
曾氏明知她说得对,可就是没法捏着鼻子去日复一日地捂那块又臭又硬的茅坑石头。
但是她不问那里弄的却问是谁弄的,就有些着相了。也难怪她慌得乱了阵脚,一个是谨防死守的原配嫡女,一个是针锋相对的婆母,竟然趁她不备暗渡陈仓地合纵连横起来,这可如何得了?
钟荟避席向继母施礼,一昂首额上的红肿便落在曾氏眼里。
“是女儿不顶用,令母亲担忧了,”钟荟从善如流,“若他们啕气我便来向祖母和母亲讨人,定不与你们客气。”
“既然娘子替你们讨情,那就罚两个月的月例小惩大戒便是。”曾氏神采已经有些发白,额角青筋模糊闪现,勉强压抑着在体内哄窜的肝火,“欣喜”地笑着道:“我们阿婴到底长大了,懂事了很多,阿娘唯恐那些奴婢欺你年幼,如果他们胆敢不经心折侍,你不要怕,固然来奉告阿娘,阿娘与你换几个好的。”
大师族女眷多了,不免有些唇枪舌剑暗潮澎湃,钟荟也不是没见过,只不过这么摆明车马干仗的倒是第一回见,不由悄悄叹为观止。
“你这额头上是谁弄的?疼不疼?给阿娘瞧瞧!”话落孔殷地揽住钟荟的双肩,半屈着膝,靠近了细心检视伤处,那行动神情天然又密切,涓滴没有马脚,最可贵眼眶竟微微泛红,把个焦心到泫然欲泣的慈母归纳得活矫捷现,连钟荟都有一刹时的恍忽,差点信觉得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