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净五斤重者,用甜酒三斤;七八斤者,用甜酒五斤。先将猪头下锅同酒煮,下葱三十根、八角三钱,煮二百余滚;下秋油一大杯、糖一两,候熟后尝咸淡,再将秋油加减;添开水要漫过猪头一寸,上压重物,大火烧一炷香;退出大火,用文火细煨,收干以腻为度;烂后即开锅盖,迟则走油。一法打木桶一个,顶用铜簾隔开,将猪头洗净,加作料闷入桶中,用文火隔汤蒸之,猪头熟烂,而其腻垢悉从桶外流出亦妙。
暴者不恤人功,殄者不吝物力。鸡、鱼、鹅、鸭自首至尾,俱有味存,不必少取多弃也。尝见烹甲鱼者,专取其裙而不知味在肉中;蒸鲥鱼者,专取其肚而不知鲜在背上。至贱莫如腌蛋,其佳处虽在黄不在白,然全去其白而专取其黄,则食者亦觉索然矣。且予为此言,并非俗人惜福之谓,借使暴殄而无益于饮食,犹之可也;暴殄而反累于饮食,又何必为之?至于烈炭以炙活鹅之掌,刺刀以取生鸡之肝,皆君子所不为也。何也、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成也。
猪肺二法
(1)笾(bian边):当代祭奠及宴会时用以盛果脯等的竹编食器。形制如豆。豆:当代食器,初以木制,形似高足盘。后多用于祭奠。践:摆设整齐。
乌鱼蛋最鲜,最难伏侍。须河水滚透,撤沙去臊,再加鸡汤、蘑菇爆烂。龚云若司马家制之最精。
[1]:堰字换虫旁
猪头二法
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作《戒单》。
戒耳餐
前人珍并无海鲜之说,当代俗尚之,不得不吾从众。作《海鲜单》。
戒穿凿
鲥鱼用蜜酒蒸食,如治刀鱼之法便佳。或竟用油煎,加清酱、酒酿亦佳。万不成切成碎块加鸡汤煮,或去其背,专取肚皮,则真味全失矣。
本分须知
夏季长而热,宰杀太早,则肉败矣。夏季短而寒,烹调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当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当时也。帮手之物,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当三伏大而得冬腌菜,贱物也,而竟成至宾矣。当秋凉时而得行鞭笋,亦贱物也,而视若珍羞矣。有先时而见好者,三月蚀鲥鱼是也。有后时而见好者,四月蚀芋芳是也。其他亦可类推。有过期而不成吃者,萝卜过期则心空,山笋过期则味苦,刀鲚过期则骨硬。所谓四时之序,胜利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也。
选用须知
名手调羹,咸淡合宜,老嫩如式,原元需挽救。不得已为中人说法,则调味者,宁淡毋咸;淡可加盐以救之,咸则不能使之再淡矣。烹鱼者火候以补之,老则不能强之再嫩矣。比中动静,于统统下作料时,静观火色便可参详。
何谓耳餐?耳餐者,务名之谓也。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不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菜不佳,不如蔬笋。余尝谓鸡、猪、鱼、鸭豪杰之士也,各有本味,自成一家;海参、燕窝庸陋之人也,全无脾气,寄人篱下。尝见某太守宴客,大碗如缸,白煮燕窝四两,涓滴有趣,人争夸之。余笑曰,“我辈来吃燕窝,非来贩燕窝也。”可贩不成吃,虽多奚为?若徒夸面子,不如碗中竟放明珠百粒,则代价万金矣。其如吃不得何?
黄鱼切小块,酱酒郁一个时候。沥干。入锅爆炒两面黄,加金华豆鼓一茶杯,甜酒一碗,秋油一小杯,同滚。候卤干色红,加糖,加瓜、姜收起,有沉浸浓烈之妙。又一法,将黄鱼拆碎人鸡汤作羹,微用甜酱水、纤粉收起之,亦佳。大略黄鱼亦系稠密之物,不成以清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