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梅尧臣
据《至德县志》记录:梅尧臣北宋景佑元年至五年(1034年~1038年)任建德县令,居官廉洁洁直。去官后,群众怀想他,把县城改称梅城,并于其官舍西偏,为梅公堂以祀之,后又在梅城前面的白象山半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梅公亭以慰其钦慕之思,又得以登临之美。梅公亭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三次重修,民国七年(1918年)县长王人鹏再次重修,并作文摹泐于亭基岩壁之上。亭,砖木布局,呈长方形,画栋雕梁,为楼阁式修建,面筒形玄色陶瓦,四角飞翘,周植古松翠竹,风景恼人。“文革”时梅公亭被毁,今仅存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庇护单位。
情虽不厌住不得,傍晚返来车马疲。
梅尧臣任建德县令的五年间,为人诚厚,狷介矜持,颇能体察官方痛苦,尽本身的力量做了很多惠政于民的事情。他常常深切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夫、与烧瓦匠、与贫妇扳谈,体味官方痛苦,还亲身赶赴山林大火现场,大水众多的溪流停止实地察看;他肃除弊政,事必躬亲,当时建德为山区小县,县署外有圆陈旧的篱笆,长年需求修护,是以成了向公众讹诈的借口,梅尧臣来后判定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美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对于如许一名大文学家、大墨客、大名流,且在建德为官时又为民爱民,用诗歌这一情势表达官方百姓的愤懑,群众天然崇拜他、酷爱他。以是梅公的德政、仁政在时隔九百多年后的明天仍在东至群众中传诵。
东至是个老茶区,早在唐朝官港的茶叶就暴躁商邦,白居易笔下的“贩子厚利轻分袂,前月浮梁买茶去”,指的就是当时附属于浮梁地区的官港。 梅公对东至的茶叶推许备至,不但著有《南有佳著赋》,且又作诗曰:“山茗烹仍绿,池莲摘更繁”,把茶叶与池莲并为建德之美。以是,北宋今后建德的茶叶就已负盛名,到了元朝就成了十大名茶之一。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墨客。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皇佑三年(1051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暮年诗作受西体影响,后诗风窜改,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夸大《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浮泛的诗风。在艺术上,重视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性,倡导“平平”的艺术境地,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他的《田家四时》、《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鲁山山行》、《晚泊观鸡斗》、《东溪》、《梦后寄欧阳永叔》等诗都表现了这类造语平平而意在言外的作诗主张。在北宋诗文改革活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著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本。
从小我爱好上讲,面前的景色确切令人百看不厌。但是梅尧臣不属于本身,他的监仓太多。是以,明显对此情此景恋恋不舍,却压住心头的眷恋,用平平无所谓的口气道出句“情虽不厌住不得”。如一个玩童,虽非常迷恋田野兴趣,天气将暝,家是必然要归的。至于为甚么必然要回家?不回行不可?是很少想一想的。即便偶尔冒出这个动机,也很快自我泯没了,因为潜认识中,这不回家的动机是要不得的。为甚么要不得,按例也很少去想。梅尧臣已完整把本身融进阿谁社会合体,小我的爱好理所当然退避三舍,小我的弃取去留均应服从。以是他一开端就不敢让本身太切近眼中景,恐怕放纵了心中的豪情,不时到处保持间隔,把一件赏心乐事弄得别别扭扭,几近身心交瘁。几番抵挡,几番挣扎,终挣不脱本身的社会心识织成的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