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赵普
次年三月,赵普自河阳入朝,升太子少保存都城奉朝请,后虽又升太子太保,但没有遭到重用,郁郁不得志。承平兴国六年(981年)玄月,适有原宋太宗幕僚如京使柴禹锡,告皇弟秦王赵廷美(匡美、光美)娇纵,能够有诡计。太宗召问赵普,富于权谋的赵普感到升迁的机遇到临,当即表示“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随后又编造了“金匮之盟”,传闻是建隆二年六月,太祖、太宗的生母杜太后死前,对太祖说:“汝死当传位汝弟”,并且是赵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太祖)藏其书金匮”。使宋太宗“大感悟”,赵普编造的故事,为他杀兄夺位制造了“合法担当”皇位的“按照”,处理了他担当皇位的合法性题目。他当即对数年来没有重用赵普表示歉意,“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因而,以赵普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职衔,遂成为辅弼,后又封为梁国公。
赵普做了十年宰相,权力很大。日子久了,就有人想走他的门路,不时有人给他送礼品来。宋太祖常常到赵普家里去,事前也不派人告诉。有一次,吴越王钱俶派个使者送信给赵普,还捎带了十坛“海产”。赵普把十坛“海产”放在堂前,还没来得及拆信,恰好宋太祖到了。宋太祖在厅堂里坐下,看到这十只坛,就问赵普是甚么东西。赵普答复说:“是吴越送来的海产。”宋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送来的海产,必然不错,把它翻开来看看吧!”赵普叮咛仆人,翻开坛盖,在场的人一看都傻了眼。本来坛里放的不是甚么海产,竟是一块块金子。宋太祖向来怕官员接管贿赂,滥用权力,看到这环境。内心窝了一肚子火,神采也就沉了下来。赵普满头大汗,惶恐地向宋太祖请罪,说:“臣没有看信,实在不晓得内里是甚么东西,请陛下恕罪。”宋太祖冷冷地说:“你就收下吧!他们觉得国度大事都由你们墨客决定的呢。”打这今后,宋太祖对赵普就有点猜忌起来;不久,又有官员告密赵普违背禁令,贩运木料。本来,当时朝廷制止私运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大木。赵普曾经到那边运木料为本身造室第。他的部下趁机冒用赵普名义,私运一批大木到东京发卖。这件事连累到赵普。宋太祖大怒,要治赵普的罪,固然其他大臣为他讨情,宋太祖还是撤了赵普的宰相职位。
参知政事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除夕,在赵匡胤的经心策划下,指令人谎报辽军入侵,后周宰相范质等匆急命赵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