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3章 袁崇焕评传(2)
在如许穷凶极恶的压榨下,百姓的糊口当然是痛苦达于顶点。
刘纴是当时明朝第一大骁将,打过缅甸、倭寇、曾率兵援助朝鲜对抗日本入侵,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他所用的镔铁刀重一百二十斤,顿时轮转如飞,天下称为“刘大刀”。他的大刀比关羽的八十一斤青龙偃月刀还重了三十九斤。传闻他能单手举起一张摆满了酒菜碗筷的柏木八仙桌,在大厅中绕行三圈。连杜松、刘纴如许的骁将都被清兵打死,明军将士心机上遭到的打击天然沉重之极,提到满清“辫子兵”时不免谈虎色变。
万积年间的众大臣说得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人上奏,说皇上如许搞法,必将民穷财尽,天下大乱;[9]有人说陛下是放了笼中的豺狼豺狼去吞食百姓;[10]有人说一旦百姓造反,陛下就算满屋子都是金银珠宝,又有谁来给你看管?[11]有的指责说,皇上棍骗百姓,不免近似桀纣昏君;[12]有的直指他任用肆无顾忌之人,去干没有天理国法之事;[13]有的责备他说话毫无信誉。[14]臣子竟然胆敢如许公开上奏痛骂天子,不是一两个不怕死的忠臣骂,而是大师都骂,那也是空前绝后、令人难以想像的事。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神宗对这些攻讦全不睬睬。野史上的记录,常常说“疏入,上怒,留中不报”。留中,就是不批覆。或许他懒得连罚人也不想罚了,因为罚人也总得下一道圣旨才行。但直到他死,冒死搜括的风格涓滴不改。同时为了对满清用兵,又一再增加田赋。天子搜括所得都存于私家库房(内库),当局的公家库房(外库)却老是不敷钱,成果是内库太实,外库太虚。[15]
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满清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兵分四路,大肆攻清。清兵八旗兵约六万人,集合兵力,专攻西路一军。西路军的总兵官杜松是明军的勇将,平时最喜好做的事,就是脱去衣衫,将浑身的累累刀枪瘢痕向人夸示。出兵之时,他脱去上身衣衫,在城中游街,百姓鼓掌喝采。
[3]十六世纪前期来到中国游历的欧洲人,如G.Pereira, G.da Gruz, M.de Rada 等人著书盛赞中国。他们拿中国的门路、都会、地盘、卫生、穷户糊口等和欧洲比较,以为中国好很多。见A.P.Newton, ed., Travel and Travellers of the Middle Ages; C.R.Boxer, South China in the 16th Century等书。直到一七九八年,马尔塞斯在《人丁论·第一篇》中还说中国事全天下最富庶的国度。万积年间来到中国的上帝教教士利马窦等人更盛赞中国的武功轨制,以为环球无出其右。参阅L.J.Gallagher, S.J.tr.,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1]崇祯时任大学士的徐光启在《庖言》中说:满洲人旧都北门,居住的多数是铁匠,延袤数里。在当时那便是一个范围庞大的兵工厂组合了。是以满洲兵的盔甲精美,头盔、面具、护臂、护手,都是精铁所制,马匹的关键处也有精铁护具。但明兵盔甲却非常粗陋,除了胸背有甲以外,其他部分全无庇护。满洲兵冲到近处,专射明兵的脸及胁,中箭必死。又据当时明人程令名说,努尔哈赤所居的都城“北门外则铁匠居之,专治铠甲;南门外则弓人、箭人居之,专造弧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