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6章 袁崇焕评传(5)
五
廿五日清兵又猛攻,袁崇焕督将士死战。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受了伤。血战三日,清兵丧失惨痛,终究不得不命令退兵。
[9]详见王钟翰〈满族在努尔哈齐期间的社会经济形状〉、〈皇太极期间满族向封建制的过渡〉。
这时城墙被撞垮了一丈多,袁崇焕不能再泰然自如了,亲身搬石来堵塞缺口,连受了两次伤。部将劝他保重。他厉声道:“宁远虽只戋戋一城,但与中国的存亡有关。宁远如果不守,数年以后,我们的父母兄弟都成为鞑子的仆从了。我若怯懦怕死,就算幸运保得一命,又有甚么兴趣?”撕下战袍来裹了左臂的伤口又战。将士在他的表率之下,大家奋勇,终究堵上了缺口。[6]
努尔哈赤平生只打了这一个大败仗。清人今后对袁崇焕非常畏敬。[8]
攻城用时好久,城基给清兵挖成了一个个凹龛,清兵躲在城墙洞外向里发掘,城上再投大石下去,就打不到了。这时宁远四周十余里的城墙墙脚已被挖得千孔百疮,眼看城破期近,满城百姓错愕得很,都抱怨说:“袁爷为了他本身一人,害死了我们满城百姓。”厥后北京百姓怨怪袁崇焕,大抵也出于这类懦怯卑鄙的心机。
袁崇焕并不比李自成更会兵戈,他部下兵将也并不更加英勇。但他更加平静果断,他没有小我的无私欲望,不像李自成那样想做天子。他的部下也不像闯军那样,抢饱了财物美女,不想兵戈。真所谓“无欲则刚”,以是他比李自成更刚烈。
但他部下的兵将不是广东人,主如果辽河两岸的关外健儿,其他各省的都有。只因为主帅有“顶硬上”的英锐之气,部下也都跟着他“顶硬上”了。
所谓“约期再战”,只是粉饰面子的话。努尔哈赤不敢再攻宁远,转而去攻觉华岛泄愤。
努尔哈赤因而大肆攻城。
[12]袁崇焕作了两首诗痛悼熊廷弼,大抵没有公开,以是幸未贾祸,讨中公开说熊功高遭忌,不送贿赂致死。这两首诗慷慨悲忿,今后用来吊他本身,也很得当。〈哭熊经略二首〉,其一:“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授夜谈兵。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慷慨裂眦须欲动,恍惚热血面如生(熊被斩首后传首九边,袁崇焕见到熊的首级,脸孔如生)。背人痛极其私祭,挥泪更阑哭失声。”其二:“慨气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家贫罄尽身难赎,赂贿公行杀驰名。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图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坛善将兵。”
他母亲和老婆这时也在辽西,大抵住在山海关或前屯卫火线。他将母亲和老婆都搬到宁远城中来住。百口和宁远共存亡的决计,表示得再清楚也没有了。[1]
[11]孙承宗是袁崇焕的下属,对他非常赏识,两人手札来往,孙承宗待他犹似划一的朋友,孙承宗的诗文集《高阳集》中有很多与袁来往的手札,两人会商到朝中奸佞,孙的信中说:“吾辈做天下事,只论人非论天,然天道安可诬也。此一流人,非天去之,又搅多时。吾辈安得不善承天意,亟为勉图。”孙以为奸臣佞臣,将来天必去之,目前我们只好自行尽力。又有信云:“此何地,敢爱其身?此何地,敢不爱其身?到手教乃快,此惓切也。当瘁呿时,愿惟少加静息。自爱,正以爱此耳。”劝他保重身材。袁崇焕于崇祯二年被捕,孙承宗有诗感慨,有云:“一缕痴肠看赐剑,几行血泪洒征衣。”又云:“东江千古豪杰才,泪洒黄卷半不平。”两人是豪杰重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