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个痘出得好,这还是第一次听她说顺溜话。孟建朝她招手:“九娘来爹爹这里。”
又或,从武的孟彦弼实在并不晓得澄心堂纸的宝贵之处?
在垂花门口,值夜的婆子笑着问慈姑:“传闻小娘子要退学了?”
七娘不依了:“爹爹!你前次说要给我一支青玉紫毫笔的!现在却要给一个字不识的傻蛋两支笔!”
九娘噗嗤笑出声来:“如何?姨娘还希冀四娘把那镯子归还给我?”
二房的六娘孟婵送来了厚礼,一个鹅黄色绣了枝梅花的精美书袋,角落里还绣了个草绿色的“九”字,一看就是这两日方才缝制好的。书袋里另有一个笔袋,和书袋一样的格式,也绣了她的排行。
宿世那三月尾的午后,她喝了药,让女使晚词扶着光临窗的榻上靠着。矮几上的箩筐中还搁着年前她筹算给儿子苏昉做的新书袋,苏瞻给她画了几根修竹的花腔子,她还没绣完。她拿起花绷子,手上的针却实在没力量,一急,又咳了起来。
孟建看着这个矮矮胖胖不起眼的小女儿,内心也有几分辩不上来的意味。这孩子生得艰巨,阿林疼足了八个时候,差点命都没了。恰好她两岁才会走路,三岁才开口说话,平时胆怯话少却又贪吃,喝水都这么胖乎乎的,略加怒斥就哭个没完,时不时就发楞,非常不讨人喜好。上个月不舒畅了三天也不说,幸亏出痘没传给其他兄弟姐妹。想想都后怕,没想到却要靠她几句饿肚子,叩开了苏府的大门。
九娘笑眯眯地点头:“娘,我记着了。卯正吃早餐,酉时一刻返来。酉正吃晚餐。”
长房的大郎、八郎也随了几本开蒙的书来,不过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九娘顺手一翻,却发明《千字文》上密密麻麻用簪花小楷标注了很多注释,墨迹如新。九娘翻到扉页,上头公然盖着长房大郎孟彦卿的私章。九娘重生以来,还未见过这位记在杜氏名下的嫡宗子,只晓得他勤奋过人,十三岁就从族学考入了太学。恐怕很快就能插部下一届礼部试了。只看他所赠之物,礼轻,意重,是位故意人。
九娘看着她,竟被堵得说不出话,只能转头细细看着慈姑抄礼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