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右安脚步停了一停,看了她一眼,道:“随我来吧。”
老卫国公是大魏的建国功臣,跟从太.祖东征西战,方替子孙打下了这份世袭罔替的基业。国公府的围墙就占了大半条街,东南角开广亮大门,台阶下石狮相对分座,檐枋朱漆彩绘,上有代表超品秩的纹饰,高大寂静,气度不凡,和浅显官宦人家的大门截然分歧,代表了国公府的超然职位。
嘉芙梳洗完,便去帮母亲做事。
嘉芙承诺了,叫张大备好马车,在刘嬷嬷和檀香的伴随下,上了马车,赶到了慈恩寺,得知法事在大法堂停止,因而仓促赶了畴昔,到了外头,却被拦住了,说内里在做端惠先元后的法事,宫里也来了执事寺人,外人一概不能进入。
孟夫人便问何事,二夫人道:“明日是端惠元后忌辰,年年到了这日,老夫人都要在慈恩寺里给她做一场法事,前几日不是刚亲身去了一趟吗,就是叮咛和尚们做足预备,免获得时不周。大房那位刚返来的大爷,传闻这些年都在西南那边,本前两日就要走的,这回也要先给他姑姑做完法事再走了……”
从西山寺返来后,这么久了,这是她睡的最为放心的一个长觉。第二天睡足了醒来,已是日上三竿,身边不见了母亲。檀香说,太太一夙起就忙着叫人清算行装,预备这几日就要解缆回泉州了。
孟夫人从刘嬷嬷手里接过一顶紫罗纱帷,戴在女儿的头上,紫纱及肩,遮住了嘉芙的面,她在孟夫人和甄耀庭的陪护下出了舱,透过随风飘荡的面纱,一眼瞥见岸上停了一匹骏马,马背上骑坐了个公子哥儿模样的年青漂亮男人,发束金笄,一身锦袍,在四周那些灰扑扑的行旅走夫的映托之下,格外繁华亮眼。
许是前些光阴心力交瘁,加上繁忙,孟夫人昨日不慎染了风寒,知裴修祉来了,还是亲身欢迎了他,还是说自家家世寒微,攀附不上,平常叙话结束,便将裴修祉客客气气地送走了。
二夫人的言下之意,是说当年元后如果生下过皇子,以她的中宫之位和天禧帝对她的宠嬖,儿子必然会被立为太子,太子担当皇位,统统顺顺铛铛,那也就没有厥后少帝和顺安王当天子的事了,裴家更不至于式微到这个境地。
甄家宅邸位于城西,间隔国公府不远,不过只隔了两条街,本来是个京官的私宅,因外放,加上手头紧,干脆把屋子也卖了,甄家买下,用以备办婚事,几个月前便有管事提早过来,里里外外,早清算极其安妥。
嘉芙刚才一向在想这个。终究想起了一件事。
大门平常却不大开的,现在也闭着,只开了边上另扇供常日出入的偏门,几个门房揣着两手站在那边,远远瞥见二爷领人来了,一溜烟地跑去相迎,朝下了马车的孟夫人见礼,口中嚷道:“奶奶可算来了,我们夫人方才还打发人来问了,快出来吧。”
孟夫人笑了,揉了揉女儿扑在枕上的那片柔嫩乌发,模糊仿佛又闻到了她小时在本身怀中散出的那股子奶香味。
嘉芙看了出来,哥哥对玉珠动了点心机。但本身这个哥哥,年满十八了,玩心却还很重,常和泉州城里的一帮公子哥儿厮混在一起,所谓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早见惯不怪。读书不消说,早不希冀了。对买卖也兴趣缺缺,提及来,一心倒想跟着船队出海。甄家就他一根独苗,祖母和母亲怎肯放他上船?先前就给他订了一门婚事,想借立室让他安下心,本来本年初就结婚的,不想女方短命,把婚事给迟误掉,他也没心没肺,整天持续闲逛,不是走马游街,就是悄悄往船埠跑。这回对玉珠动了心机,想必一时髦起,过几天也就冷了,嘉芙再胡涂,也不至于帮本身哥哥做这类事,当时立即回绝了,还警告了他一番,记得他怏怏地走了。又想起明天姨母过来时,提了一句,明天裴老夫人会再去慈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