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如秋道:“析津府内辽军久经耗损,当今应仅剩万人,但如果其倾巢而出,与夏军合流,唯恐我等不敌。”
叶风、水寒之接过令牌,道:“领命。”
甄玥笑道:“即便我等前去聘请,童贯现在亦然不会出兵,其必将比及我江湖军与析津府内辽军拼个你死我活之时,再快速行军以得渔利。”
黄公烈道:“黄某领命。”
李怜玉道:“眼下急需一快速破敌之法,以求减少丧失。”
甄玥走出营帐,轻功疾飞,不惧怠倦,一个时候以后,来到完颜宗望军中。
李怜玉道:“如秋、传令中军、左军向北行进。”
李怜玉笑道:“如此,便又多一敌手。”
完颜宗望道:“甄医仙的要求,我自当应允,但事成以后,五百礼服、五十军旗,务必还与我军。”
完颜宗瞥见甄玥前来,欣喜相迎。完颜宗望笑道:“甄医仙如此仓猝前来,敢问有何要事?”
高台之下,传来一阵响彻天涯之声:“是。”
李怜玉道:“封莫如秋为江湖军中军统制、封何云燕为江湖军中军统领。”
李怜玉道:“童贯此时率军在雄州城内按兵不动,我等如果现在请其声援,恐耽搁战机。”
完颜宗望当即令人购置甄玥所需之物,并令兵士连夜送往李怜玉军中。(未完待续。)
李怜玉道:“我江湖军中军两万人,前军、左军、右军各八千人,后军五千人。眼下潘宁、岳飞带领的前军与叶风、水寒之带领的右军别离驻扎在芦沟河高低流,正谨防辽军来袭,此两队兵马临时不宜变更,黄公烈带领的后军卖力全军粮草供应,亦不能冒然驶向火线。现在之计,惟能变更中军与左军打击夏军。”
潘宁道:“弟弟未曾想过,如果一辈子居于巫山集,我们的后代只会世代沦为绿林,永无翻身之日。我不渴求踏入宦途,我只愿我的后代有一好出处。”
完颜宗望笑道:“甄医仙成心让贵军一部冒充我金军,使得夏军误觉得宋金两军合力杀来,心生胆怯,不战自退?”
李怜玉道:“封甄玥为江湖军参军。”
潘宁、岳飞接过令牌,道:“领命。”
甄玥道:“我江湖军中军与左军合计不敷三万人,如果与夏军比武拼得两败俱伤,耗损我等攻城力量,对于我等而言,亦是失利。”
李怜玉道:“姐姐,请讲。”
李怜玉道:“可惜,你姐弟二人将要别离数月。”
李怜玉道:“封陆惊鸿为江湖军左军统制。”
甄玥道:“拜见二皇子。”
完颜宗望道:“你我何需多礼。甄医仙欲行何事,无妨直言。”
这时,一信鸽缓缓落在甄玥肩上,甄玥取下捆绑于信鸽腿上的信笺。甄玥拆信一看,见信中写道:“甄玥姐、怜玉姐在上,请受青梅一拜。青梅不日将与李良辅将军再次率军援辽,青梅等候与二位姐姐在辽国南京道相遇,届时青梅背负社稷大任,必当奋力一战,青梅先行向二位姐姐请罪。”
一月以后,甄玥、李怜玉率军驻扎在辽国南京析津府以南的良乡。因甄玥曾受完颜宗望传授安营扎寨之法,遂江湖军的营寨安插得井然有序。
莫如秋道:“约莫三万人摆布。”
甄玥策马追上李怜玉与潘宁,将信笺递与李怜玉观阅。
莫如秋道:“是,杨夫人。”
甄玥道:“怜玉,我等宜先行剿除青梅带领的夏军,若等候其与析津府内辽军合流以后,我等再行击破,恐难上加难。”
李怜玉道:“封叶风为江湖军右军统制,封水寒之为江湖军右军统领。”
甄玥凝睇道旁的秋菊,不知此次远行何时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