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同桌的是两个年纪和我差未几大的小女人。我到时,两人正在谈笑,看我来,相互欠欠了身子。坐定后,我环顾四周,瞥见最前刚正中的桌子空着,我猜该是留给太子爷的。左边顺次是8、9、十、十四阿哥,右边顺次是4、十1、十2、十三阿哥。
我赶快缩返来,站直了身子,冲着他们傻笑。偷窥被逮了个正着,的确有点难堪。
不一会的工夫,戏台上已经咿咿呀呀地唱起来。此时京剧还未出世,唱的是昆曲。只可惜在三百多年后,昆曲早已不再如此流行,我所晓得的也就《西厢记》、《牡丹亭》那极驰名的几出罢了,再加上昨晚刚和冬云学的《麻姑拜寿》。不过看了行头,也晓得这一出是‘武松打虎’,暗道,是十阿哥点的戏,只图热烈。刚演到武松骑在虎身上提拳要打,一个寺人大声喊道:“太子到!”一下子,台下台下全拜倒在地上,我从人群中望畴昔,一个身穿黄绫长袍,面庞端秀的人缓缓走来。
我到时,姐姐正坐在湖边阁楼里看戏牌,头一抬,瞥见我也是一愣,不说话,只用眼睛高低打量我,最后笑叹道:“竟比那画上的人还美!”我笑说:“姐姐这是夸我,还是夸本身?我们但是有六分相象呢!”
巧慧低声叫道:“蜜斯!”
日渐西沉,我统统筹办安妥,姐姐派来接我们的寺人也恰好到了。寺人在前带路,两个丫环在身后相伴,一起袅袅婷婷地行去。
这下我是完整不晓得上面在唱些甚么了,中间的两个女人倒看得分外出神。
姐姐笑听了一会,看到小寺人在内里伸脖子向里看,忙站了起来,对八贝勒说:“女眷到了,我去安排一下。”八贝勒点了下头。
一个寺人托着木盘,搭着大红缎子,上放戏单,站在四阿哥桌旁,四阿哥没有看,只朝寺人叮咛了几句话,只看他捧着盘子走到十阿哥桌前回话。十阿哥听完没说话只点了点头,拿起戏单草草一看,接过笔勾了下,递还给寺人。寺人这才转回四阿哥桌前,四阿哥也勾了一下。小寺人捧着盘子又请八阿哥点戏,八阿哥挥挥手,让他下去。
我心想,这是甚么时候结得官司,上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来,问巧慧:“如何回事?”
巧慧看到我,都非常看了一会,叹道:“二蜜斯真长成个大女人了。”
巧慧在我耳边持续说:“蜜斯从楼上摔下来时,只要她在场,她说是蜜斯本身脚滑摔下来的,我们暗里里想必定和她脱不了干系。”
天气全黑,宫灯一盏盏点亮,虽不如电灯敞亮,但朦昏黄胧中反多了“雾里看花”的美。人都聚在楼下,楼上就我和巧慧坐着,娇笑声从楼下传来。我趴在窗口,随便地看着底下的丫环小厮们繁忙,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巧慧说话,一边扔糕点去喂湖里的鸳鸯。
姐姐领着我出了阁楼。不晓得他们在讲甚么,只听到身后十阿哥的嚷嚷声和一屋子的笑声。我听着,心中尽是感慨,如果能够挑选我甘愿甚么都不晓得地跟着傻乐。
我心想,看来这个时候,因为太子职位安定,众位阿哥之间没甚么底子冲突,相互的干系还好。
台上的戏又换了一出,我还是不晓得在唱甚么,吃也吃饱了,瞧到十阿哥起家离席。转眼看姐姐正在一面看戏,一面和别的福晋说话。我遂起家尾随十阿哥而去。巧慧要陪来,我说:“你就在这里候着,我去去就回。”前面一个小寺人打着灯笼带路,十阿哥歪倾斜斜地走着,我心想公然是喝不过十三阿哥,人家还是神清气爽的,他却已经很有醉意。看到前面的屋子,才明白过来他是要去小解。我忙转回身子往外走了一段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