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捕仙记1 > 第七十二章 把酒话神仙

我的书架

再厥后天竺那边有释迦牟尼尊者以大聪明悟出佛门修行之法,以须弥芥子神通斥地西天极乐天下。但那尊者毕竟差女娲、黄帝、老子一线,固然称佛作祖,却仍不能踏足元神之上的境地。

李公甫虽修行了七八年,但究竟是常困于杭州一隅之地,对于修行界的事情所知甚少。听了吕洞宾之言,有些猎奇的问道:“真人所说的是哪位高人?‘三杰’中的别的两位又是谁?”

吕洞宾却点头道:“究竟却证明,是贫道看走了眼。小友现在的修为虽在练气之境,是怕是成心压抑筹办厚积薄发,不然应当早在一二年前便结成金丹度过雷劫。而据贫道所知,小友是进入‘天刑司’后才踏上修行之途,前后时候不过七年不足。修为进境之快,已经不能只用一句‘天赋’来描述了。”

后代又有黄帝轩辕、道祖老子冲破了元神之境,一个御黄龙飞天外,一个骑青牛出函谷,都追随女娲娘娘的萍踪去了宇宙虚空当中。

李公甫苦笑道:“真人这‘直言’倒真是直言不讳,幸亏鄙人也从未将本身当作天赋。”

他那筷子从盘中夹了一颗花生米抛入口中,笑问道:“真人此次驾临黄鹤楼所为何故?”

当时天下水患频繁,又有龙族与妖族顺势为患,或兴风作浪,或攫食人类。

李公甫奇道:“真报酬何要见来看我?”

女娲娘娘得道后,斩杀了为患最甚的一只巨鳌与一条黑龙,震慑妖族与龙族,又带领人类管理水患,人类才得以安居。

那“天刑真君”实在过于奥秘,即便在“天刑司”内部也没有多少关于他的信息传播,只模糊提到他是在隋末唐初时得道并建立了“天刑司”。但吕洞宾提到与“天刑真君”并列为“三杰”的别的两位,李公甫倒是再熟谙不过,忙诘问道:“玄奘法师鄙人倒是晓得,本来那孙悟空也真有其人吗?”

女娲欲解生灵之苦,因而观六合之消长、星斗之运转、日月之更迭、万物之生灭,悟出这借六合之力改革人类相对孱羸的身躯,终究化本身为六合的修行法门,终究成绩六合之间第一名流类修士,并且是证就元神的至强者。

面前这“石山”的身份已无庸再言,除了与黄鹤楼因果深厚的吕洞宾又能是谁?他本名吕岩,“石山”之名,难道恰是将“岩”字拆野蛮成?

女娲娘娘曾将本身修行的经历传下,人类自此不竭有修士出现。

李公甫听吕洞宾报告埋没于各种光怪陆离传说当中的本相,不由得感慨万千,本来所谓崇高仙佛,不过也都是“人”罢了。

李公甫又有些难堪地拱手道:“真人谬赞,鄙人愧不敢当。”

跟着李公甫将《西纪行》的故事娓娓道来,吕洞宾听得瞠目结舌。等李公甫将全部故事首尾说个大抵,他连连点头道:“荒唐,实在荒唐!世人以讹传讹又妄加测度,竟将事情扭曲到如此荒唐的境地!孙悟空何曾偷桃盗丹闹过天庭?又何曾庇护三藏法师西行?当年三藏法师前去天竺取经,同时也是对本身的一种砥砺。他封禁本身修为,全凭血肉之躯跋涉万里,颠末端这番磨练,才气证就元神也即佛门所说的金身法相。若要人庇护,他法师又如何成道?”

他定了定神,梳理了一下有些狼籍的思路又问:“真人说此来为了两件事,除了相看鄙人,另一件又是甚么?”

吕洞宾微微一笑,顺手将酒杯抛入大江当中:“特为告终昔日的一桩旧怨尔!”

推荐阅读: 冰山女神的小医神     我都看到了     第一摄政王妃     以朝朝,以暮暮     豪门绝宠之峥少溺爱狂妻     重生互联网大佬     史上最强方丈     锦绣田园之悍夫辣妻     就让记忆永不复苏     穿越电影之无限崛起     渡劫失败,被曾孙女直播了     超元修真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