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萧妃,一夜劳累未睡,只等着小寺人复书。
当初令行之时,众位慵懒惯了的大臣实在是叫苦不迭。如果晚了,朝中的惩办极其严苛,不但夺一月俸,乃至笞十小板。诸位大臣的屁股坐惯了软垫高椅,更是伤不起高贵的颜面,是以个个兢兢业业,谁也不敢早退。但是起得太早,堪比酷刑,一大朝晨,官轿们落到了宫门前,肩舆里的呼噜此起彼伏,一时引为盛况。
被圣上瞟了这一眼,那监督百官缺勤的寺民气中就是一苦:圣上您这万乘之躯不开口,却让我这没把的来获咎这一贯冷傲的尧太尉?
这淹死的乃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臣,顿时惹起一场轩然大波。
此话一出,陪侍的侍卫走上前去,就将那小寺人按倒在了地上,只堵了嘴,捆绑着便送去了内监处受罚去了。
下朝后按端方,饿着肚子爬起来上朝的群臣们来到殿侧去食早餐,吃完后,便各自回衙门关隘公干。
见尧家二郎转了话题,白水流一时也问不下去了。就在这时,守在一旁服侍的小寺人机警低答道:“回禀太尉大人,这馒头乃是宫中的萧妃得了西北故乡的腊味,禀明皇上,得了圣上恩准后,亲手调水和面,捏制出来上屉蒸煮,替圣上犒劳百官们早朝的辛苦。为了这顿早餐,萧妃娘娘但是半夜便起了,生生繁忙了后半夜呢……”
人都道二郎傲慢高傲,却不知这二郎固然常日里有些骄狂率性,但是真正触及江山关隘处,倒是态度清楚地站在圣上一边,真真是让圣上感念于心,可谓忠臣贤士的典范,就算载入史册,也不必太多润笔润色。
大臣们皆心知肚明笞板不过是走个情势,哪个行刑的内臣敢如此不开眼,真的下力敲打太尉大人的尊臀。不过向来都是第一个上朝的太尉,今儿个竟然早退了,实在是让众位大臣惊奇。
本来一次早朝适逢下雨浓雾,一名距皇宫甚远的官员,雨天一时打盹起得略晚,怕上朝去得迟了,嫌肩舆太慢,竟然自出了肩舆,一起提着官袍,泥水四溅,飞奔向前。成果雨天雾大,转错了方向,加上泥路湿滑,那官员慌不择路竟是一出错,掉入了宫外的御河里,加上年事老迈,力量不敷,不通水性,而赶来的小厮们救援又不及时,便活活淹死了。
白水流一边咬着馒头,一边笑着言道:“哦?那可真是要感谢萧妃娘娘的这一番苦心了。”
白水流这话乃是调侃,本身都没有当真之意。尧暮野如果能被美人牵绊之人,早就后代绕膝,何至于到现在还挑逗得都城一众贵女恨嫁?
当今圣上即位已有十年,细心算来先皇时候文武百官还不消如此早便来上朝,不过当今圣上心机高远,效仿先贤,励精图治,即位后就将上朝时候提早了一个时候,改成了卯时。
不过太尉本日表情甚好,待站立在大殿群臣前侧,不待内臣开口,便主动领罚,自免除一个月的俸禄,再笞十小板。
本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跑腿的寺人乐得赚上一笔油水,但是府衙跑了一遭后,那封银便原封不动地退回到了消耗娘娘那。
但是这内里的冤孽是从那边生出,一时又理不顺,萧妃深吸了口气,决定再召母亲入宫,倒是要好好问问她,那一夜究竟是产生了甚么!大哥轻浮的又是何人的丫环?
可惜太尉本日表情虽好,却并没有抚远至身后的小寺人,被那寺人问得太紧,便冷着脸回身说道:“你是萧妃宫里的?想那萧妃入宫甚久,如何还没有学全端方,教诲好下人?这么一起尾随,但是欲对本官无礼?来人,送他去学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