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草清 > 第二十二章 帝王仁心

我的书架

“朕御宇五十一年,先有鳌拜乱政、三藩之乱,后又镇平台湾,西讨噶尔丹。固然故意涤清,何如诸事夹缠,这课征经制还是缝补缀补,像是褴褛布幔,拦在朕与天下之间。”

部议?广谏?

“皇上御宇五十余年,以仁为本,臣等唯有竭思笃行,安敢畏危而趑趄不前?臣品皇上玉言,似有未尽之意,臣驽钝,大胆问皇上一句,这永为定额,是为……永不加赋否?”

康熙天子,爱新觉罗-玄烨,本年已经五十九岁了,全部大清的中枢衙门都在高速运转,紧锣密鼓地筹办着皇上的六十寿典。而皇上本人,也在为本身筹办着寿典上分量最重的一份贺礼。

澹宁居正殿不大,只是康熙在畅春园临时听政的处所,五十九岁的天子,中气仍然实足,尾音在殿梁上嗡嗡绕着,也在殿上这十多个大臣的脑筋里带起了方向分歧的波澜。

本来的1712年确切不是甚么夺目标年份,可也绝对不是冷静无闻的数字。

“朕居安思危,每尝想起,总存着一分警省。前朝旧制仍未厘清,现在人丁繁衍,地步却还是那么多,若遇苛官苛吏,着力在人丁实数上课征,岂不有违朕治世宽仁之道?”

人丁赋税是户部的事,很可惜,户部尚书张鹏翮奉旨去查江南考场案,专业人士不在。

索额图和明珠、徐乾学,高士奇和熊赐履、张英、张玉书等人已经逝去,陈廷敬、郭琇、王鸿绪或病或贬。现在的朝堂上,李光地这位昔日争议颇多的理学大师,弟子满朝,无首辅之名,却有首辅之姿。可他一心和光同尘。已过七旬的年纪,外加上前多次病休,能出朝会已属不易。本来世人,乃至康熙都只当他是尊菩萨像,没希冀着他颁发定见,听他这一开口,都松了口气。

满员左都御史揆叙接着又成了世人目光的核心,可他紧紧闭着嘴巴,眸子子就盯着地板,仿佛在数蚂蚁。之前和马齐等人拥立八阿哥,皇上固然没把他治了,可他很清楚,本身现在恰当好这个安排。

是 由】.

现在说到此人丁赋税,到底是个甚么意义?

“眼下国库充盈,这课征经制也该细心打理一番。多生的人丁,朕也不想多征赋税。只是人丁实数须得掌控。朕想让督抚将赋税册内的丁数牢固下来,不增不减,永为定额。厥后多生人丁,不必征收赋税,只将实数察明,另造清册题报,诸卿……可有所议?”

康熙只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心中倒是嘲笑,这个萧永藻,毕竟只是个呐臣。如果是马齐,该当能体味他的深意。可惜那家伙读书未几,这事帮不上甚么忙。之前还伙同诸臣凭借八阿哥胤禩,底子就是昏了头。

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科门制造的天下上第一台产业用活塞式蒸汽机拿到了专利。也是在这一年,大不列颠共和国护国主克伦威尔的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死了,在安妮女王治下的英国人开端淡忘这个姓氏。安妮女王夹在伊丽莎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之间,固然光彩远不如她的前人后者那般刺眼,可1712年的英国,正享用着克伦威尔在海上击败荷兰的红利,新一代日不落帝国正磨刀霍霍。

1712年的北京,此时还未见春意,畅春园澹宁居正殿,另一名“大帝”也在措置着一件能让本身青史留名的事,当然,他的名字已经留得够多了,印在史乘上就跟麻子似的。

目睹又要冷场,另一个文华殿大学士萧永藻不得不开口:“人丁赋税,永为定额,皇上,此乃历朝未有之仁政!臣等何德何能,敢不戮力附骥!只是这赋税经制,事涉朝廷底子,臣觉得,应发部议,广纳众谏,厘定万全之策为好。”

推荐阅读: 回到古代当匠神     狂徒下山:我有五位绝色师父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洪荒:我通天,拒绝被夺舍     女神的贴身邪医     花都大少     楚家有女初修仙     凤兆     绝世高手     全世界都怕我们离婚[快穿]     谁才是最可爱的人     重生之仙帝虎爸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