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宁顾旸也清楚此时的本身与平常有异。将手放下按在长刀上,宁顾旸望了眼容洛,沉声道:“我对陛下甚为绝望。”
话中有无尽的赞成与赏识,一样也将容洛的统统上风道了个明显白白。与容洛对视很久,宁顾旸目中一派赤忱:“我听闻殿下招揽了很多文臣,府中至今缺的唯有武将。臣望天下承平,乱世不负浮名,愿倾宁家以助殿下,不知殿下是否成心……夺嫡?”
“殿下若非皇长女……”话到唇边,宁顾旸微微一顿,“约莫现在还与杏颜在京中打马试衣襦罢。”
这信来得古怪,提的前提便更加诡异。但此时不在长安,她亦不明白长安产生了何事使穆万华突然变动心机。加上宁杏颜现在伤重,她也不筹算流露甚么令她担忧,只得临时压下心境,掩下眸中澎湃的暗潮。可宁杏颜又如何不知她异色,略微与兄长叙了一阵,她便借端让几人拜别。不过未几时,拜别重澈便又再度折返大殿。
在殿中饮了热茶,几人就益州生息做了商讨。话落,宁杏颜又提起袁业成一事来。
“难为殿下了。”
宁顾旸很有孤注一掷的判定与疑问教容洛沉默好久。正如宁顾旸所言,她手中握有很多文臣,背靠显赫的谢家,缺的唯有兵权。无兵权,她争夺皇位的胜率在其他皇子亲王之下;可如有了兵权……她与其他皇子便是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上。
礼用的是男儿的礼,言辞则是最划一的语句,一分傲气都未曾异化。宁顾旸瞧了她半晌,提步到了她身前,倒是半句话都未曾出口,而是抢先伸手在她发上悄悄地拍了两下。
这四字宁顾旸从小就清楚,在未经历此次战事时,更是认定“君要臣死,臣便不得不死”一句话。可到底佩服此言,也是未曾体味过诛心之痛罢了。
信的内容容洛当然不会书记诸人。穆万华还是一个不成告人的存在,送来的动静便更不会是能随便铺陈坦诚的。何况此中牵涉隐蔽,乃是穆万华欲将当初所提前提的最后一条更加“辅国摄政”——若被外人知悉此事,她的性命便是最轻易被夺去的东西。
重澈原不知宁杏颜在此处偷听,目光掠过宁杏颜惨白的面色,他答道:“兵部应了援粮,户部这处还需我的印鉴才可发去三省。”袖袍稍稍一动,重澈将函件递到容洛手中,神采连一分变幻也无,“原也是要问一问你的。”
“本宫成心为父皇分忧。”羽玉眉飞入鬓角,容洛拱袖,微微弓下腰身,“还望将军助本宫一臂之力。”
忠君忠国四字,是宁家每一个孩子懂事时都要学的第一条端方。这四字如咒语烙入宁家人的骨肉,亦是宁家人甘心为天下放弃头颅性命的终究启事。但这一次弹压之战,宁顾旸倒是实实在在的体味了一个事理——名曰“君要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