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荣大师心中一惊,“大轮明王博学高深,公然名不虚传。他一见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源。”
说着,双手悄悄击了三掌。
他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地,没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只听鸠摩智持续说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披览研讨之下,获益很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互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鸠摩智坐在西首的蒲团上,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草鞋,脸上神采飞扬,模糊似有宝光活动,便如是明珠宝玉,天然生辉。
保定帝道:“誉儿,大轮明王来者不善,待会苦战一起,大是凶恶,伯父不能用心护你,你到内里逛逛去吧。”
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导数日,平生疑义,很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
段誉、唐修、木婉清、段延庆等人无座,便站在保定帝身后。
保定帝这才感觉放心,枯荣大师的枯禅功,足以傲视当世,要庇护段誉自是绰绰不足。至于唐修、木婉清、段延庆等人,虽故意让他们撤退,但现在大轮明王已至,已是来不及了。
唯有唐修双目亮起,这就是鸠摩智带来的“技术书”了?少林七十二门绝技!
枯荣道:“本因,我不想走动,便请明王到牟尼堂来叙会吧。”
说着,走了出去。
本因心道:“我等方外之人,莫非还妄图甚么奇珍奇宝?再说,段氏为大理一国之主,一百五十余年的积储,还怕少了金银器玩?”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淡色变,沉默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安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百姓,他也不便出之于盗窃强取。”
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带路。”这声音甚是亲热谦恭,彬彬有礼,绝非强凶霸横之人。
顷刻间,牟尼堂中沉寂无声。
唐修却面色一动,他但是打起了鸠摩智手里“技术书”的主张,现在那里情愿走?
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交,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
世人向他只瞧得几眼,便心生钦仰靠近之意。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端,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庖便是。’
大轮明王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本日得见寂静宝相,大是欢乐。”
本观取过几个蒲团,一排的放在东首,西首放了一个蒲团。本身坐了东首第一个蒲团,秘闻第二,本参第四,将第三个蒲团空着留给本因方丈,保定帝坐了第五个蒲团。
段誉道:“是。”哈腰走到枯荣大师身前,也是盘膝面壁而坐。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
与鸠摩智比拟,门外那站着的八九个男人,面孔多数狰狞可畏,不似中土人士,自是大轮明王从吐蕃国带来的侍从了。
不料大豪杰天不假年,慕容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