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无法说道:“我倒是想投《Science》,好歹是与《Nature》齐名的综合性科学杂志,也是全天下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可《Nature》已经拒稿了,如果再被《Science》拒稿,那可就完整没面子了。”
“我也是这么以为的,以是没有奉告小晨应当去投哪家期刊,让他本身做挑选。”
梁致远是业界大佬,在很多处所都能说上话,杨河信找上他,很大程度上但愿借助他的力量。
杨河信那边,结束了与周晨的通话后,杨河信并没有将此事放下,他让小孙女本身看电视,转而拨通了梁致远的座机,笑着将他获得的动静奉告了梁致远。
……
《Science》有一个很大的评审委员会卖力审稿,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天下着名科学家构成。它的审稿法度不像《Nature》那样要先由编辑停止审稿,然后再寄给相干专家审稿。《Science》在审稿环节上明显更具松散性,不易受值班编辑的影响。
当然,评审委员会这些科学家的背景与构成成分,对稿件的遴选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想要完整根绝报酬的影响是不成能的。
“那不一样,别人得胜是因为论文程度不可,被拒稿是应当的,而我被拒稿,纯粹是挑选弊端。”
到底是投稿更有广度的《Science》,还是投稿更具权威性的物理界期刊呢?
这已经不是谁更优的题目了,而是期刊与期刊之间的理念,或者说运作形式分歧,“被《Nature》退稿”的实际,让周晨更加偏向于《Science》。
“对了,你打电话过来不是纯真奉告我这件事情的吧?”
周晨晓得本身的论文确切存在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不是指学术精确性,而是指论文被了解接管的难易程度。他的这篇论文写得太通俗了,本身能够读懂的群体就是少数,这与《Nature》要求尽量写得浅近易懂的标准格格不入,如果这是退稿来由的话,周晨倒是能够了解。
“本来你小子担忧的是这个啊!”
“可我忧?的是,到底该转投哪些期刊杂志啊?”
杨河信此时正在家中陪小孙女看电视,听到这个动静后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对周晨道:“拒稿就拒稿吧,《Nature》看起来大名鼎鼎的,实在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他们不收你的论文是他们的丧失,我看你还是转投别的期刊杂志吧。”
杨河信想了想道:“现在有两个方向的挑选,第一个方向,就是瞄向影响力大的期刊,比如《Science》,它能够让你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结果完整不亚于《Nature》;第二个方向,则是向物理学类杂志投稿,比如《当代物理批评》、《物理报导》、《物理批评快报》等,这些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学术期刊,并且更具学科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