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你给咱妈那送点畴昔,我出去卖个尝尝。”她想着卖便宜些,归正用的调料不费钱,只费些柴禾钱和工夫钱,当然另有干豆腐钱。
却真没想到,这天也是因为要过节了,东北夏季没有新奇菜,这豆腐虽不是绿菜,可也算新奇菜了,老郭家做的挺多的。她们又去买的早,历翠霞也聪明,干脆和人家筹议着,多给些钱,把人家剩下的四斤多都买了下来。
“这没事,我让人给你送过来。”李国庆管后勤这些,底子不愁,“你要嫌费事,我让人直接送干豆腐过来也行。”
郑慧雅记得,刚开端卖时叫五香干豆腐。当时候甚么吃的带个五香两字都仿佛是非常好的东西。五香花生,五香瓜子,谁要过年如果做点待客,那但是奇怪的。普通人家是不舍得这么华侈调料和柴火的。
郑慧雅提示他,“这个不能当个端庄菜,你们如果有宴席不太合适,平常吃还行。不过,如果有黄瓜甚么的,用它切丝拌凉菜也不错的。”当然只是说说,这大夏季的上哪弄黄瓜去,别说县长,就是省长也吃不上啊!
“妈,天亮结婚的事,有你做主就行了,跟他说也没用,他也插手不了。”郑慧雅晓得,她是惦记历天明承诺的那一百块钱,内心有些不痛快。你儿子一个月赚多钱不晓得吗?每月给你,再给我,我还得承担小姑子的用度,就这,还惦记取从儿子那咔吃。她内心不痛快,就没问小叔子甚么时候结婚,更别说彩礼、住哪这些噜苏的事了。
自从历天明走后,郑慧雅就由小姑子陪着她在这里住。因为年还没过完,供销社等商店都不开门,老百姓大多年前采购完年货,也没有大集。
历天明走了才不到十天,底子不成能有信过来,这年代,有信不走个半个月,那都不叫信了。他不写信来,她都不晓得详细地点,更没法给他写信了。
“那太好了,我还深思着,这些调料不太够呢。那我可就不客气了。”郑慧雅晓得,有些调料食堂若没有,他们有出差的机遇也会请人帮着买返来,不像本身,去一趟江城太费事。
她叹了口气没再多说,转而问起小女儿在那如何样。“……她小,有甚么不殷勤的你别跟她计算,平时在家,我也没让她干过甚么活,除了学习啥也不会做……”干脆了半天,不过是说她这小女儿是娇养的,不能让她干活受累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