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之将星传奇 > 104.第104章 陈三儿

我的书架

因为宗艾镇300年来一向是寿阳的贸易中间,也是晋中、晋北的物流中间,加上赚了大钱的贩子们纷繁在这里大兴土木、营建宅院,又讲究风水,重视借景造势,祈求着让神仙、佛祖保佑他们财路广进、连绵不断,宗艾镇的范围便可想而知了。

成果,总部超出正太路时,陈三儿和那三个保镳趁着拉屎的机遇,开小差了,又跑回了宗艾镇。

小鬼子一来,寿阳县的汉奸们建立了保持会,并在日军指导下筹建伪寿阳县戒备队,开端对寿阳停止日伪统治。

乃至就算是他去睡了那些商户人家的小老婆,也没人敢吱声。当然,陈三儿是混社会的,文明程度固然不高,但有本身的一套逻辑,那就是只睡那些商户人家费钱从外埠买来的小老婆,毫不睡人家的正房夫人,以免对方情急之下和他冒死!

宗艾镇北端的北中间面一侧的城墙上,一根粗麻绳吊着抗日豪杰、孟平阳寿榆五县中间县*委*书*记兼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三支队第七大队政委陈宜胜的尸体,两边白灰写着两行大字“八路军********陈宜胜”、“反日必死”,在朝霞映照下分外刺目!

这个陈三儿,根基没文明,却晓得满清入关的事儿!看来,是年青时没少听平话人说满清故事!

在日军那边领了赏的陈三儿,愈发敬业了!这不,这天傍晚,吃过晚餐的陈三儿,带了两个护兵,到宗艾镇的几个城门转悠了,项查抄一下他的弟兄们共同皇军是否得力、经心!

北中间面的城门洞口处,拦着横木,两个鬼子兵端着步枪,虎视眈眈地盯着出入城门的稀稀少疏的行人。两个背着步枪、嘴上叼着烟卷的伪军,见人就拉着盘问,行人一个答复不对,就会被伪军拉到一边,交给日军。

这个时候的陈三儿,跳了出来,拿着富商让他看家护院的晋造驳壳枪和晋造步枪,带着他那三个保镳弟兄,投奔了日军,去寿阳城接管日军指导官的练习后,竟然被任命为宗艾镇戒备队长,返来就竖起招兵旗,把本来宗艾镇受过练习的团丁收留了一部分,拉起了百十号人的步队,帮手日军驻守宗艾镇。

这也是在宗艾商帮的大本营宗艾镇,换做别的处所,那些小商户、小老板那里会有美圆、英镑、法郎和日元么!

镇子东南侧制高点上建有魁星阁,也叫文昌阁;镇外的文昌庙与魁星阁对应,财神庙与骨干道上的南阁、北阁对应。

转着转着,陈三儿就转到了北门!

宗艾镇是千年古镇,汉朝就很驰名。明末清初晋商鼓起的时候,这里就是晋中地区闻名的旱船埠,一代代晋商从这里解缆,向东翻越太行山中转京津,向北穿越表里长城远涉大漠,向西过黄河去往陕甘川,向南可往中原湖广,端的是一个交通要道。

镇里长约2、三里的骨干道上,一街两行全都是商号;东西南北中各街巷中,一样也是店铺林立。

现在的陈三儿,走在宗艾镇街上,兜里揣着钱,屁股上挂着枪,要啥有啥,还真的是人模狗样了!

传闻,陈三儿对他那三个保镳弟兄说,八路军是穷杆子,不给开人为,只要傻瓜才会跟着他们干!还是留在宗艾镇看家护院好,有白馍吃、有猪脚啃、有小酒喝、有窑姐儿耍,店主还按月给钱!

“先有宗艾镇,后有寿阳城!”

推荐阅读: 假太监:公主别闹,陛下看着呢     霸武     双世宠妃,误惹妖孽邪王     修真药农     异界龙魂     凤天歌,倾城第一医后     从县令到帝师     婚后爱情故事     超级都市保镖     假装不曾爱过你     乡村小毒医     重生之武侠神话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