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言尽于此,也不再多说,递给小乞丐两个铜板,“给我来一份。”
吴大对翠娘一见钟情,想娶她为妻,和她一起培养她的儿子,儿子感觉母亲再嫁是为热诚,以绝食反对他们的婚事。
苏梦娇一怔,不识字买报纸做甚么?
直到儿子做了官,他问母亲想要甚么,翠娘想到为她死守平生的吴大,便想请儿子同意她嫁他为妻。
不识字?
“玉幽小报,玉幽小报,谢记面饼作坊招女工啦,工价不低,包一日三餐,再嫁妇人优先……”
只不过,花木兰的故事才读了一半,墨客已经将故事看完,合上报纸,带走了。
又过了几年,儿子的官越做越大,翠娘也被封了诰命,而互助他们多年的吴大却疾病缠身。
儿子回绝,他现在已是官身,怎能有个再嫁的母亲,坏了名声。
谢酒从袖中拿出一张纸,苏梦娇接过展开看了下去。
两人又坐半晌,吕康返来了,“女人,那妇人有个女儿,嫁去婆家没多久,丈夫便病死了,现在带着遗腹子糊口。
乞儿欢畅接过钱,抽出一张报纸送到他面前。
两文钱一份,按年订阅更优惠,可定时送报上门,让您坐在家里,也可知天下事,老爷,您来一份嘛?”
在大师还在会商孀妇是否应当再醮时,有一群乞儿穿越在玉幽关的大街冷巷。
悠长的思惟监禁,大师都不敢等闲去做阿谁冒头的,固然那笔补助金很诱人。
吴大不忍她一人辛苦,又不想她在他和孩子之间难堪,便在背后冷静保护他们母子多年。
苏梦娇不解,“那妇人有甚么题目?”
妇人的女儿曾在大户人家做过丫环,识得几个字,那报纸便是买给她女儿的,妇人想让女儿入作坊做工。”
但入作坊的前提是先迈出第一步,再醮。
最让人不测的是那不同意女子再醮的妇人,也买了一份。
那人正看到风趣,没了下文,不由喊道,“我还没看完呢。”
墨客还是那句话,“定是殿下想给她们谋条活路,故而向谢记的店主提了这个要求。”
两文钱未几,那人便拿了一份,前面陆连续续也有很多人感觉别致买了份。
谢酒表示吕康跟上那妇人。
很多事她也是头一回做,并不肯定是否可行,但老是要尝尝的。
“她是买归去给家里人看?”苏梦娇问道。
谢酒淡笑,“等会就晓得了。”
鼓励孀妇再嫁的政令一公布,全部玉幽关都炸开了。
若她再醮,娘有丈夫帮衬,我和弟弟也有爹,娘不会累死,我和弟弟也不会成为无父无母的乞丐。”
谢酒手指敲击着桌面,半晌后,“请官媒去王府。”
世人想想也对,这世道女子本就艰巨,寡居女子更是不易,若他们再嫁后还能有个稳定差事,今后的人生便就不一样了。
妇人沉默。
“花木兰又是谁啊?”
想起那妇人买了报纸后,确切未曾看过,便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