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凝神打量之时,面前俄然闪现一人,道童打扮,头挽抓髻,身穿红色道袍,一身仙风道气,直和设想中的天府金童类似。更加看了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脑筋,不晓得是个甚么前后因果,满脑筋的不解,只顾愣神呆看。那道童哈哈一下,拱手出言:“有缘人请了,教员算准你本日必到,果然我才来到坊前,你就到了,还发楞何为?快随我前去拜见教员。”
鸿钧笑道:“莫作此小后代态,吾已将诛仙四剑取回,着童儿交还与你,当即回转去了吧!”
通天教主听了笑骂道:“蠢材,贤人之物怎能轻与,快快归去蜀山天下,吾截教门人散落者浩繁,皆可为汝臂助,早日完了因果,你我师徒再行相见!”言毕,口中喷出一道青光,似青龙普通,委宛灵动,直入赵万维泥丸宫,倏忽不见,也不等这家伙再提甚么非分要求,直接挥手将他抛入虚空而去。
话说三清立教,教养芸芸,本来大道三千,人、阐、截各有道法传承,固然毕竟是一体同源,相互另有同道之好,但毕竟有气运之争,后因商王纣女娲宫进香题诗肇事,由此佛教西来,三教争雄,贤人之间纷争不竭,练气修道之士星陨干枯,令人扼腕。上清截教通天祖师庇佑门人无果一怒之下,筹算再登时火水风,炼化了周天天下,重归洪荒,幸亏紫霄宫鸿钧老祖慈悲济世,天道有情,将三清叫到跟前,赐下玄丹,让三圣暂熄了纷争,单只带了通天回转紫霄宫修行不提。这也才有了厥后姜子牙登台封神的一段传奇。
且说后代诸人爱好蜀山者浩繁,此中一人名赵万维,金陵人士,大学宅男一枚,固然理工科的出身,但爱好的倒是修仙小说,尤爱还珠楼主的蜀山系列小说,常常叹曰,吾不恨不见蜀山众剑仙,恨众剑仙不见吾尔!对于书中浩繁人物均有批评,熟谙书中各种细节典故,有同好者曾曰,金陵赵万维,蜀山百晓生也。赵万维曾经仿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作蜀隐士物十二册,批评蜀山中代表性的剑侠人物。
通天教主点首浅笑,右手食指轻举,说了声“疾”,一道清光自上而下,入赵万维顶门,直灌识海,现出十二片玉简,皆刻金字,字字珠玑,神光奕奕,融入元神隐去。
赵万维一听撇嘴道:“啊,诛仙四剑不赐也还罢了,青萍剑都只要一道剑意赐下,实让弟子难安!”
通天闻言又赶快跪倒:“教员在上,弟子心中怎会不知恩师慈悲,如有牢骚玄丹早就发作,这些年来,能常在摆布陪侍教员,听闻大道,乃明白日外有天的事理,本来骄狂的性子更加改了去,此中受益很多,如此天大机遇,便是二位师兄也是羡慕得紧的,何来牢骚?”
记得是封神后的两千七百年,明运既衰,满虏来犯,神州易主,期间虽偶有剑侠济世,但不知为何,鲜有修士大才气挽狂澜扶危定难,挽救大明汉人社稷,竟然让戋戋几十万人的满洲坐了中原的江山,厥后衣冠文物不复古时气象,三千年的中原正统竟然垂垂埋没无闻,百年以后读来犹是斑斑血泪。更越三百年,有还珠楼主者,不知从何得闻仙侠旧事,网罗四方,清算掌故,竟然复现当年明清易代之间的仙家秘闻,乃撰写奇文“蜀山剑侠传”,洋洋几百万字传于后代,先人乃从中一窥当年这段隐史。
俄然感觉火线霞光四射,四周雾气顿消,面前闪现出了连缀的青山,这山连绵不断,不晓得其泛博多少。在火线霞光四射之处有一座座金碧光辉的中式修建,飞檐斗拱,色采鲜丽,不似人间统统。恍忽之间就来到了一座白玉牌坊之前,其上三个篆体金字,均有宝光闪映,更加显得端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