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五百两银子。”
“我有点小事托你,现在还没有想伏贴。还是明天下午再谈。你必然要来,我在这里坐等,不见不散。”
两人各有苦衷,吃闷酒有趣,天也黑上来了,王有龄推杯告别,小胡也不留他,只说:“明天下午,我仍旧在这里等你,你来!”
小胡沉默,内心有些看不起王有龄。捐官的景象不过乎两种,一种是做买卖发了财,富而不贵,美中不敷,捐个功名好进步身价,象扬州的盐商,个个都是花几千两银子捐来的道台,那一来便能够与处所官称兄道弟,平起平坐,不然就不算“缙绅先生”,育事上得公堂,要跪着回话。再有一种,本是官员家的后辈,书也读得不错,就是运气不好,三年大比,次次名落孙山,年纪大了,家计也艰窘了,总得想个餬口之道,走的就是“仕进”的这条路,改行也无从改起,只好卖田卖地,奉求亲朋,凑一笔去捐个官做。象王有龄如许,年纪还轻,应当刻苦勤奋,从正路上去凑趣,不此之图,而况又穷得衣食不周,却痴心妄图去捐班,岂不是没出息?
看他如此叮咛,王有龄也就承诺了。到了第二天下午,依约而至,不见小胡的踪迹。泡一碗茶得好几文钱,对王有龄来讲,是一种华侈,因而沿着山路一向走了畴昔。城隍山上有好几座庙,庙前有耍把戏的,打拳卖膏药的,摆象棋摊的,不费钱而能够消磨光阴的处所多得很。他这里立一会,那面看一看,到红日衔山,方始走回原处,还是不见小胡。
小胡最机灵,一看他的神情,就晓得决非谎话,随即笑道:“唷!失敬,失敬,本来是王老爷,一向连名带姓叫你,不知者不罪,还要宽恕小的。”
“噢!”小胡没有再接口,王有龄也不再提,五百两银子不是小数量,小胡不见得会有,就有也不见得肯借。
“如何呢?”
为了美意难却,王有龄跟着去了。一起走到“城隍山”――“立马吴山第一峰”的吴山,挑了个能够了望万家灯火的空旷处所,一面喝酒一面闲谈。
“感谢。不必破钞。”王有龄推委着。
“盐大使尽管盐场,出息倒也不错,不过没成心机。知县虽小,一县的父母官,能杀人也能活人,能够好好做一番奇迹。”
“对,对!”小胡不竭点头,“那么,这一来,你要多少‘本钱’才够呢?”
回身一看,恰是小胡,手里拿动手巾包,跑得气喘吁吁,满脸是汗。见着了他的面,王有龄的气消了一半,问道:“你如何这时候才来?”
这两句话使得小胡寂然起敬,把刚才看不起他的那点感触,一扫而空了。“再说,知县到底是正印官,不比盐大使,提及来老是佐杂,又是捐班的佐杂,到处做‘叩首虫’,与我的脾气也不适宜。”
王有龄看出贰内心的意义,有几杯酒在肚里,便不似平时那么沉着了,“小胡!”他说,“我奉告你一句话,信不信由你,先父在日,替我捐过一个‘盐大使’。”
“改捐个知县。盐大使正八品,知县正七品,改捐花不了多少钱。前程可就大不不异了。”
走了未几几步,闻声前面有人在叫:“王有龄,王有龄!”
讲完这些捐官补缺的法度,王有龄又说:“我所说的要‘本钱’,就是进京投供的川资。如果景况再余裕些,我还想‘改捐’。”
捐官只是捐一个虚衔,凭一张吏部所发的“执照”,获得某一类官员的资格,如果要想补缺,必获得吏部报到,称为“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候补。王有龄尚未“投供”,那里谈获得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