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议事体例有朝议、廷议、部议等,顾名思义,下廷臣集议即廷议。朝中大事如立储、上谥号、册封、财务等皆为廷议内容。
“那朝廷额定税率是多少?”
想了半晌,朱由校感觉近年关,就没有抛出近似廉政公署、反贪局之类的机构惩办贪污,说道,“饬吏安民乃吏部职责所系,着各省巡按告诫各道府官,凡有贪墨者,具本来奏。爱卿刚所奏其他,着吏部依议实施便可。”
东西暖阁靠北俱有一副大明舆图,东为行政图,西为山川图,俱为锦衣卫画师据《广舆图》、《大明混一图》补充而来。(宫廷选擅画者入宫画先皇遗像后,按制都会在锦衣卫安排职务享用俸禄。)
朱由校听完很活力,“髯中间乃移宫亲历者,为何指奸为忠?皇考遗爱,朕无不从优体恤,贾继春据传闻之言、传之邸报,假托忠君之名,实陷朕于不孝。”
“征派当中又以火耗为甚,乃至加二加三,有官称头、里长称头、粮房收头,表里勾搭,或重扣轻出,或额派已足而里甲以他事复征……”
……
朱由校心下一算,“如此看来每亩不征粮百不及五,除田赋正税外,加派和火耗加到多少?”
东林势大首要归结于江南文官浩繁,别的另有陕西山西籍官员附庸。但东林又非后代政党,他们没有党章、没驰名录,更不消交党费,是疏松的好处共同体,其成员很难界定。其首要标记就如同贾继春,只要对方以为对的都反对,也不问是非曲直。
周嘉谟眼睛藐小,总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听闻天子扣问,回声答道,“这因地而异,年景好时,江南一亩最高产米三到四石,但凡是在两石,而山西等地每亩不过半石。”
由此可看出太祖不但严禁结党,还严禁拍马屁。党争的导火索便是国本之争,而构成东林和其他诸党两个党派。
“此事休要再议,朕意已决。另孙如游入阁,礼部尚书之职宜择良臣以代之。先下廷臣集议,照实回奏。”
“官田每百顷征535石,民田335石。”
严党禁是必须的,若让文官合力对抗皇权,那朱由校就正成了神祇似的安排。以是他采纳的第一步是办报指导言论,接着天然要严禁聚众讲学,将皇权威胁全数扼杀。
“陛下……”
刘一燝见天子转移话题,也无可何如,便问道,“此文乃徐光启所撰?若文中所称玉米东北、河南、陕西等地皆可莳植且高产,那确可广为推行,可免南粮北输之苦,节流民力。”
官田就是统统权归官府,如充办公费的百官职田、充府州县学经费的学田、边关养廉田、光禄寺等的养殖场的牲地等等。民田即私田,登记在谁名下就是谁的。
需求的官员有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督抚、各寺卿等,由吏部主导,九卿廷推;侍郎以下及祭酒、布政使、按察使、知府,吏部会同三品以上部推,再之下的初级官员就不消推升,吏部直接做主。不管终究肯定任用谁,都须天子做终究决定。
送走周嘉谟后,王承恩很快折回对朱由校禀到,“皇上,刘阁老求见。”
“嘉靖爷时去冗员十四万八千,本八万为定制,可……现在吏部正补足缺额。”
湖广道御史贾继春听信谎言一天两次揭内阁,此中有‘伶仃之皇八妹,入井谁怜;孀寡之未亡人,雉经莫诉’等语,朱由校便才厂卫严查谎言泉源,后被杨涟所知,他便上《敬述移宫委曲疏》,称‘恐酿本日之疑端,流为他年之实事,不敢无言’。
刘一燝想了半晌后躬身禀道,“陛下是要严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