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101章 文官制衡
“这个儿臣晓得。”朱慈炯抢着答道,“因为吏部天官手握四品以下官员的铨选之权,一旦答应吏部天官入阁并且当了内阁首辅,那么便可操纵铨选之权强行推行政柄,凡是政见分歧者皆遭其打压架空,如此一来朝廷的官职公器就变成了内阁首辅的私相授受,比及内阁首辅的亲信官员进为高阶官员,朝廷就成一言堂,首辅也就成了权臣!”
更首要的是,寺人今后与权力完整拜拜。
“少则半月,多则二十天,朕必然会把漕粮送到。”
崇祯笑了笑再问道:“那么现在父皇再问你,是操纵寺人制衡文官好呢,还是操纵文官来制衡文官更好一些呢?”
王承恩道:“说有关于漕运的告急军情。”
如果换小我这么说,崇祯只能说朕信你个鬼。
这也就是说,将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的事权与寺人停止剥离,取而代之的秘书监官员则在紫禁城外办公,寺人就只卖力在秘书监与天子之间的通传以及后宫的粗活,这就完美制止了秘书监文官与后妃打仗。
“另有甚么题目?”朱慈炯不觉得然道,“我就感觉挺好。”
朱慈烺道:“父皇之以是另起炉灶设立秘书监,是因为现在的文官群体腐朽不堪用,是因为他们已经被宦海成规所腐蚀,只晓得同流合污。”
“从士子中遴选?”朱慈烺惊诧,“让士子直接当官?”
崇祯的这个假想还是不错的,但仍然存在一个题目。
堵胤锡出去先是大礼参拜,然后起家道:“圣上,徐州将近断粮了!”
这将会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血与火的淬炼。
“堵卿,漕粮的事朕已经晓得了。”崇祯说道。
如果这个题目不能获得处理,这一假想就只能是胡想。
“他们管这叫和光同尘。”堵胤锡哂然一笑,又说道,“不过臣也不肯定,因为臣并没有与这些人有过分深切的来往。”
“只是小官罢了,乃至不能算官,只能算小吏。”崇祯如有所思道,“既便如此,也要对士子停止严格的遴选,还要停止淬炼。”
因为在堵胤锡看来,差事没办好就是他这个屯田御史的渎职,板子就该打在他身上,以是又有甚么好辩白的呢?
“儿臣明白了。”朱慈烺脸上涌起一抹潮红色,压抑着镇静说,“一个官员铨选之权,锁住了内阁首辅成为权臣的通道,一样的事理,只要秘书监的官员铨选权不落入吏部之手,那么秘书监出身的文官,就会成为独立于现有文官群体以外的别的一个文官群体,并且这两个文官群体天然是政敌,因为他们的事权有很大堆叠!”
治国理政说难很难,说不难实在也不难,不过就是财权加上人事权,兵权则属于另一个维度。
比及秘书监成了气候,有才气与旧文官群体对抗时,就更没甚么好担忧。
崇祯笑问朱慈烺:“烺儿,现在你明白题目的关头在那里了吗?”
“就不能莳植一些生果疏菜弥补一下洞穴吗?”崇祯有些不满的道,“另有野菜甚么的多少也能汇集一些,不管如何也要撑过一个月吧?”
“派人去山阳催粮了吗?”
“甚么?徐州将近断粮了?”崇祯几乎思疑本身听错了,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如何能够?从时候上看,第四批漕粮应当都运到了吧?就按一批20万石计算,前后运到徐州的漕粮加起来就已经有68万石,如何吃都吃不完吧?”
朱慈烺不假思考的道:“天然是文官制衡文官更好些。”
崇祯见状心下一动,如有所指道:“堵卿,你是不是也有同感?”
“把你拖入泥潭中,跟他们同流合污对吗?”崇祯言有所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