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117章 守着银山要饭
官田,顾名思义就是官府名下耕地,是国有性子。
“圣上还要通过各地镇守寺人征收商税?”张有誉寂然道,“方才在彝伦堂上,众士子的群情圣上也听了,遣矿监、税使到各地征收商税,入圣上内帑之税银不过十之一,此举害民却又无益于朝廷,臣请圣上三思!”
“不敷。”朱慈炯说道,“塞牙缝都不敷。”
“啊?”崇祯这话,倒是完整出乎了史可法等人的料想以外。
处理国用不敷困难?很抱愧,我们也想不出体例。
但是现在军饷和宗室开支都大幅缩减。
第三种是官田,官田税率是五升三合五勺。
“朕收回刚才的话,商税之事就此作罢。”
朱慈烺也说道:“不算即将要编练的乡勇,只是武昌左良玉的一镇再加上徐州火线的二十八镇边军,一个月的坐饷就要40万两,一年就是480万两!这还只是坐饷,如果遭受建奴打击就要发战饷,一个月就要120万两!”
“臣等领命。”史可法等五人已经美满达成企图,当即欣然起家坐回椅子。
“所得税银五成归户部,五成入朕的内帑如何?”
重农抑商的汗青惯性,要想破掉真没那么轻易。
但是,这个轨制也不是那么轻易突破。
只要高鸿图黑着脸道:“如果大明赋税充沛,臣等又何尝不肯给更多饷银?何如大明就只要这么点儿岁入,以是边镇恐怕只能量入为出。”
但是这些白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官员富商给埋入了地窖中。
除了笑东林党,崇祯还想笑大明朝廷,大明朝廷是真的穷,坐拥江南膏腴之地,一年事入竟然只要戋戋一千万两白银!
高鸿图等四人跟着跪倒,崇祯暴怒,这些文官也开端放大招。
崇祯喟然道:“四位阁老,张有誉,现在能够起来发言了吗?”
一着措置不好,不是把大明折腾没了,就是把本身折腾没了。
高鸿图点头道:“或者减低饷银标准,或者缩减边军数量,或者二者并行,总之有多大才气就办多大的事,有多大锅就下多少米。”
“臣高鸿图,臣姜曰广,臣解学龙,臣张有誉,同乞骸骨。”
张有誉便又接着往下说道:“这一千万两税银中,四百万为各省保存,作为各省宗室禄米、官员胥吏俸禄及各级衙门常例开支。”
史可法俄然间跪倒在地,顿首说道:“臣史可法,乞骸骨。”
“千万不成卖官田!”史可法也跟着跪地上,“发卖官田虽可解一时之困,但是来岁后年如何办?五千万官田卖为民田,此后朝廷的正税就会锐减一大块,国用开支的缺口就只会变得更大!圣上,此事千万不成!”
南直这五千多万亩官田只正税就有三百万石之多,加上浙江官田的一百万石,就是解送到京师的四百万石漕粮,这四百万石固然入的是内帑,但是也要到户部走一遍账,算在拨付给宗室的五百万两以内,并不算天子内帑。
此中南直一省就有官田五千多万亩。
崇祯哂然说道:“左良玉还得分走三成。”
高鸿图等四人也齐刷刷附议。
“南直这五千万亩官田乃我大明祖宗基业,更是我大明赋税底子,不能卖!”
这都甚么时候了,建奴都到京师了,如果徐州守不住大明就亡了!
而眼下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打入第一枚小楔子。
崇祯轻叹一声,点头说:“看来户部的赋税是希冀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