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4章 三大皇嗣
李岩说道:“不然的话,只能是玉石俱焚!”
“无妨。”朱慈烺笑着说道,“父皇不过三旬,正值盛年,到了留都以后再选几宫妃嫔,何愁没有新的皇嗣?”
“够了,不必再往下背了。”朱高远道,“朕且问你,你本日所言所行所作所为,可存有半点仁心?眼中可存有礼法?似这般行动也是君之所为吗?你口口声声言必称君子,莫非就不会感到惭愧吗?”
“与我大明江山社稷比拟,儿臣如同鸿毛。”
“不然呢?”朱高远冷然问道。
刘理顺是崇祯替朱慈烺兄弟仨找的讲师之一。
这是个安然间隔,骑弓够不到这个射程,并且确保能让两边马队冲起来,不至于被某一方的马队杀个措手不及。
朱高远倒是眉头微微一蹙,这是筹算拿朱慈烺他们兄弟三人来威胁他吗?还真是有些毒手。
“无妨,李岩还算是一个君子。”朱高远道,“诸卿如果不放心,可让金卿另有兀把炭随朕一同出阵。”
“父皇也不必以儿臣为念,儿臣就此拜别!”混乱当中,蓦地又响起一声大吼,世人急定睛看,倒是定王朱慈炯一头撞向身边贼将刀锋。
说到底,李岩就是个传统的儒生,品德和礼法在他的思惟中扎了根。
直到流贼郎中给朱慈烺止了血再包扎好伤口,朱高远才说道:“李岩,前次在哈喇河套你与朕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可见你也是读过孟子离娄章句,此中有一句‘爱人者人恒爱之’,你可曾记得?”
“你便本日胜了鄙人,终究成果也是一样。”
朱高远微微一笑说道:“李岩,朕在察哈尔草原说的话仍作数,你现在弃暗投明还来得及,朕包管不究查过往。”
何况真要打起来,没准反而害了朱慈烺他们。
看到这,永王朱慈炤倒是哇的一声哭起来,他毕竟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
李岩道:“你乃至已经料定我大顺军必败,对吗?”
李岩的本意只是想奉告崇祯,他的三个儿子安然无恙,以此来宽崇祯之心,促使他放心归降,成果却成了现在这般局面。
王家彦、刘理顺大怒。
流贼阵前顿时候一片混乱,兀把炭和金铉当即想冲要上去抢人,却被朱高远一伸手制止。
朱慈炯瞋目圆睁犹自挣扎高呼:“父皇不必管我们,快走快走!”
“太子不成!”刘理顺大惊。
听到这,王家彦、刘理顺等大臣只是感慨太子识大抵顾大局,李岩与朱高远却勃色变色,他们已经听出了太子的死别之意。
几个文官便无话可说。
“贼子敢尔!”
朱高远:“你只要为朝廷效力,才有机遇发挥毕生所学及胸中抱负。”
话音才刚落,另一边的定王朱慈炯也道:“父皇,儿臣也一样!”
李岩话音还未落,朱慈烺已经拿脖子撞向了身边贼将的刀锋。
吵杂声中俄然间响起太子朱慈烺的声音:“司马公尝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李岩道:“但鄙人有一事不明,圣上有如此算计如此用兵之能,御极十七年为何始终不肯御驾亲征?不然又何至于有本日?”
“圣上好算计。”李岩幽幽说道,“你早推测会有明天,对吗?”
“朕能不能到得了南京,就不劳足下操心机。”朱高远伸手一指朱慈烺兄弟三人又说道,“只是朕的三位皇儿失实无辜,还望足下高抬贵手将之放还,若能如此,则朕不堪感激,他日朕也必然有厚报。”
“你看。”朱高远两手一摊说道,“说实话就是没人信。”
“请父皇速速南下留都重整国土,无需以儿臣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