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7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
独一例外就是福王朱常洵就藩的前一年,宗室开支一下收缩到1000多万两,不过这不是常态,以后第二年就又回落到500多万两。
朱慈烺叹了口气:“二弟,你晓得募兵的月饷是多少吗?关宁军才折色2两,其他募兵的折色更是只要1两!既便遵循关宁军的标准,一个募兵一年也只需24两饷银,900万两饷银足以保持一支将近40万人的雄师!”
朱慈烺终究明白了:“内阁如此,六部如此,处所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以及都批示使司也如此,乃至连府衙、州衙以及县衙亦是如此。”
“对。”崇祯点点头,“要不然拿甚么赡养全天下的胥吏衙役?”
将几个大寺人打发走人以后,崇祯才问朱慈烺三兄弟:“父皇明天考考你们,你们说大明为甚么会沦落至明天这般地步?”
“就说内阁漂没的这一成,实在是用来给京师官员发福利了。”
朱慈烺有些活力的道:“这么说官员俸禄开支远不止400万两?”
“福利?”朱慈烺、朱慈炯另有朱慈炤都一脸茫然,啥意义?
刘宗周毕竟已经风烛残年,一起上舟车劳累,跟崇祯说了一会话就对峙不住,很快被崇祯派人送到城内驿馆歇息去了。
自古以来,最难相处的就是天子与储君。
崇祯道:“900万饷银,连同内帑填出来的300万,仅仅只要一半多点能交到边镇督师及总兵手中,然后还要被各级武官各种剥削、朋分好处,终究能真正用于养兵的银子乃至不敷三分之一,现在晓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