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802章 十字军东征番(17)
崇祯29年公元1655年六月尾,崇祯带领水兵到达南京。
均匀每年非普通灭亡的劳工数量达到了500万人以上,失实可骇。
从广州到满喇加的铁路也已经建成并通车。
趁便再说一句,程朱理学已经遭到了丢弃。
方才调回顺天府担负礼部郎中的李辉萼上了一个奏本,发起改元大同,来由是大明已经实现了亘古未有的天下大同,理应改元为大同。
遵循这个新的皇历编年,崇祯29年也就是皇历的1876年。
崇祯的反应却出乎统统人的料想。
这座天涯城以及从沉阳直通天涯城的铁路,就是为了将来殖民北美而筹办的,有了这条铁线路以后,大明的移民就能从陆路源源不竭的进入北美大陆,至于南美和澳洲,那就没有体例修铁路,只能从海路来停止大范围的殖民。
因为参与此次远征的明军有五个马队师,10万马队将士外加30万匹战马,数量如此庞大的人与马,即使大明水兵齐聚了三大舰队48艘重巡洋舰,也是没有体例运走,以是马队军团只能走陆路先回中亚,然后再回到尹犁。
“遵旨。”王夫之领了旨意回身仓促拜别。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因为就算西班牙等国在和约上签了字,他们的外洋殖民地的总督也不会认,欧洲人夙来贫乏左券精力。”
远东铁路已经构筑到了悠远的“天涯城”。
……
作为一个穿越者,崇祯是晓得本相的。
如果没有对等的气力,这些宪章或者宪法就只是个安排,西方国度打劫或者奴役起其他国度来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听到这,崇祯心下便也不免有些踌躇。
西方国度提及来都是这个宪章阿谁宪法,高大上。
启事也很简朴,崇祯的威望已经高到让人不敢置喙的高度。
但实在,统统这些宪章或者宪法都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对等的气力。
崇祯兑现了他的承诺,和约见效后的次日,便把朱慈炯的雄师召回到了罗马教皇国的边境以内,哦对了,现在已经没有罗马教皇国了。
所谓的“天涯城”,就建在另一个天下的白令海峡的西侧。
但是大明的版图倒是实控版图。
同一天,朱慈炯也率马队第1师踏上返回大明的征途。
崇祯29年公元1655年正月,崇祯从罗马出发回大明。
南亚和黑非洲的土着民就更严格。
被亚历山大七世寄予厚望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就此落下帷幕。
在倭岛、朝鲜及南洋等外洋省,没有归入到统领的地区不说,但只如果归入到有效统领地区内的土着民,男丁一概需阉割。
崇祯顿时就要返程了,罗马省首任总督王夫之却找上门来。
特别是当他们传闻帕斯卡、玻义耳等人已经成为大明帝国大学的数学院长、物理学院长以及化学院长时,并且另有几万个门生跟着他们做尝试的时候,更是眼睛发亮,非常的等候着他们能早一日达到大明,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科学研讨当中去。
“苏武城”坐落在贝加尔湖的北岸,对了,贝加尔湖现在也不再叫贝加尔湖,而是被定名为牧羊湖,藉此来记念曾经在此牧羊的苏武。
只不过,现在的李辉萼早已经“痛改前悔”,并且还是真正的痛改前悔,从之前的东林骨干变成了痛批程朱理学的急前锋。
说实话,罗马人乃至于大多数欧洲人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王夫之感觉欧洲的土着没有需求这么做。
因为帕斯卡、玻义耳以及费马等科学存的存在就足能够证明,欧洲土着民的智商涓滴不比东方人差,仿佛没有需求做得那么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