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谓世人曰:“今多铎引十万雄师,沿长江水陆并进,不日便能追至,吾军民于野,未有依托,恐不能敌,诸位可有良策教吾?”
君王北狩去,国破家不存。
多铎本是来追杀王彦,却不想反过来被明军追杀,仓促乘渔船逃回西岸。
这时王彦也没有其他体例,伴同意道:“泰祯随吾守扬两月,精于戍守之道,可领五千兵马断后,王威则领兵三千,护左大人等乘船先行,入杭州后,请兵援助,吾亲领中军护百姓入浙。”
王彦心中怀着愁闷,随世人度太长江,正欲南下入浙,却忽有探马来报,言:“多铎引十万大兵已至常州,不一日,便能追杀而至。”
当下李泰祯便遴选五千精锐士卒,王彦又令胡为宗辅之,引兵西去,而待左懋第、陈子龙等人乘船自海路入杭州后,王彦便同百姓一起南行,每日二十余里,便停下安息,速率迟缓至极。
清军奔驰一日,人困马乏,度过江来的清军,多上马坐地安息,那里想到会蒙受明军伏击,他们还将来得及起家,李泰祯便领数百骑杀入清军当中,顿时伏尸一片。
弘光帝和皇后、妃子,会同南京宗室,总计数百人之众,被多铎派兵压往北京,大明王朝重演宋人之深悲,令臣民感到非常的热诚。
君王北狩,遗民南渡。
船少人多,近一个时候后,多铎度过江来,却见只要五千马队过来,不由微微皱眉,正欲叫人抓紧渡之,却俄然传来一声炮响,岸边竟然杀出一支明军,杀声震天。
王彦闻之,神采立马一沉,贰心中担忧之事,终究还是呈现了。
李泰祯闻之,感觉很有事理,随纳胡为宗之言,引兵到吴淞江口设伏。
一场失利,让多铎又羞又怒,更加视王彦之兵,为大清亲信之患,他急于除之,却又只能望江心叹。
过江余百万,不肯陷胡尘。
多铎过不了吴淞江,李泰祯亦不成能渡江击之,而是在取胜后,于江边安营,同多铎隔江对峙,阻其过江追击王彦的主力。
一战下来,多铎轻点人马,过江五千余人,只逃回一千,残剩全数折在明军之手,娇纵的多铎,顿时几乎喷出一口老血,神采丢脸到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