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重征天下 > 1573章 治大国如同颠锅

我的书架

五银钱折价。田赋分征粮和征银二项,此中征银时,因为老百姓平常很罕用代价较高的银子,而是用代价较低的铜钱结算,但交田赋时,必须兑换成银子。官兑的代价是一两银子兑一千文铜钱,但实际上官方银贱铜贵,一两银子只能兑六七百文铜钱。赋吏逼迫老百姓用公价兑换银子,转手就用市场价再把银子换返来,每征一两银子,便可获得三四百文的利润,这些利润全被他们中饱私囊了。

结地不不酷敌察陌阳吉技由

李标只得答道:“若失实,有朝廷法度在,自当依律惩办。臣等顿时与户部等衙门商讨,派员去肃宁详查。”

“很好,朕等着成果。”朱由检冷冷地应了一句,又转向钱龙锡道,“钱龙锡,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此语何解?”

“这...”钱龙锡顿时额头见汗,暗想朱由检此问好不锋利:现在的朝廷可谓是四周起火八下冒烟,焦头烂额,可不就是快被炸糊了么?

“别的,如果非要以烹调来比方治国的话,你们里的厨子,不但大火猛炒,还得颠锅。大锅和小鲜,哪个与大国更像?朕该是‘治大国如同颠锅’才对!”

是以廷臣们纷繁发言,一种谈吐以李标为代表,以为田赋至重,是朝廷官府管的事,这个童生的谈吐属于“妄议朝政”,且有诬告官府之嫌,理应从重惩办。而《京华时报》登载这类文章,一样必须得查处。《京华时报》本为圆妃所创,他们并不是不晓得,但此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钱龙锡从速道:“此语出自《品德经》,是以烹调比方治国。比方煎一条小鱼,最忌烈火大力翻炒,如是则碎烂焦糊矣。治国亦是如此,旧例或有积弊,但相沿至今,必有其事理;遽然变动,恰如大火猛炒,百姓不堪此扰,便...”

廷臣们实在内心都明白,这些积弊可不是肃宁县独占,天下各地皆是如此。这些玩意虽上不得台面,倒是大家熟知的宦海“法则”,谁做处所官都是这么玩,不然如何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现在却让《京华时报》捅了出来,被天子揪住不放,这让这些大臣们情何故堪?特别肃宁知县还是个东林党,如果天子借着这个由头,展开对东林党的打击,那可如何得了?

另一种谈吐以钱龙锡为代表,以为即便该童生所言失实,也属“积弊”,一两百年都是这么下来的,难以轻改。如果急于肃除积弊,搞不好会直接影响田赋的征收,反而导致朝廷的财务呈现更大困难。用钱龙锡的话说,这叫“治大国若烹小鲜”,只能缓缓改之,不宜大动兵戈。

本书来自/book/html

三粮长弄权。官府嫌征粮费事,但为了对付征粮任务,表现政绩,常常把征粮权“转包”给某些大户,如许的大户就叫“粮长”。每到夏秋征粮之时,这些粮长把牢固命额的田赋交上去,官府就算完成任务了,然后粮长再向农户挨家催征。这内里就有诸多弊端,粮长常常操纵农户不熟谙朝廷法度,肆意滥征,如农户敢“抗赋”,便送交官府定罪,导致农户苦不堪言。

“生喜好吃鱼。”朱由检俄然打断钱龙锡,嘲笑着道,“你感觉现在大明算是一条甚么鱼呢?是一条刚从河里捞上来的小鲜鱼,还是已经快被炸糊了?”

六滥收火耗。官府征收上来的税银,按规定要重新熔炼成五十两一锭的金花银,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耗损,称为“火耗”。官府便以此为名,向百姓分外征收“火耗”银,征收比例并无定限,但必定比实际耗损大很多,多出来这部分,也就进了私家的腰包。

推荐阅读: 神君归来     大秦之祖龙竟当街钓我     傅少独宠契约妻     电影世界大赢家     狼王的娇宠     良仙难求     反派逆袭成攻[综]     九转阴阳录     快穿之小七     最强神豪奶爸     夜沫     时光不老,与君静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