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农户种田也全凭经历和直觉,从没听人细讲到田中水要放几分高,分蘖到多高要晒田的,听他讲的东西都感觉新奇不已。虽也有人不信他一个当官的会种田,但更有科学官老爷权威,把他讲的记在心中,还想求他多讲些东西。

杨侍郎以下,连同几名过来拜见官老爷,还没来得及拜别的庄户们都求知若渴地看着宋时,看得他仿佛重回宿世,领着一群旅客观光讲授某地名胜古迹。

收成时还得叫农户细心些,别急着打谷。万一有一茎六穗、一茎九穗这类吉利数字的嘉禾,就都收起来,留给周王当圣寿礼献上去。

宋时非常了解这类豪情——普通大门生到寒暑假、小长假还都想回家呢。周王也就是个大门生的年纪,头一次出远门,又赶上十天长假,哪儿有不想家的?

可他前日才刚修书向京里,奏秉边关将领强征百姓为兵丁之事,眼下又要写信归去,岂不送得太勤了?父皇会不会嫌他华侈驿递夫马?

公道密植,这个“公道”的度,由水、土、肥、光、气、热决定,此中水土肥题目在他这实验田里都能够处理,行距宽窄很大程度也是由稻叶会不会被四周水稻稻叶遮挡,影响叶面接管阳光晖映决定的。

宋时笑道:“孝敬父母是人伦大义,如何叫作华侈?殿下便是依着晨昏定省之例,迟早一封手札,家里人接着了也只会欢畅的。”

他以帝王心性而论,情愿瞥见周王体贴流民、体察稼穑,但以做父亲的表情而论,更想看到的是季子平常过得好不好。

他不由低头去看实验田间的水稻, 跟别处田里的相对比, 想找出些特别的好处。

他清清喉咙,指着田里的禾苗讲起了光合感化、公道密植等题目。

这回他也不知如何想通,递来奏章不久,竟又写了封存候折子,此中写的还都是他在汉阳府所见所闻的趣事。一桩桩一件件细细讲来,尤似这孩子还在他身边。

比如他这片实验田,就是采取了小株密植——每穴的苗数只要2-3株,行间距栽得较密。

不过他们这些进士哪个不是有家底的, 少说也是耕读传家, 能供得起他们清清净净读书。是以三人对种田的了解多数只限于“玄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 禾麻菽麦”;“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要他们给农给写个序文还不轻易。他要真能一亩地种出五百斤水稻, 莫说写序,就是给他立传竖碑建生祠都能够!

他本身写信就写得很勤奋,隔两天就得给侄子们写篇教案、出个卷子;桓小师兄跟家里人来往不如他这么勤,但和京里同僚、教员、同窗的信也是来往不竭的,经常写点歌颂汉中风景的文章诗赋,攒够一摞就跟着他的家书一道寄归去。

写着写着,他俄然想到宗子也要做父亲了,必定也和本身普通有着颗慈父之心,便叮咛本日在御前陪侍的总管寺人:“到周王府问问王妃的身材,皇孙在胎中是否结实……”

何况杨大人、桓家舅兄和长史们还在水边研讨着那片稻田里的鱼苗是不是从这泉水里捞的呢,他对着水喊一声“父皇”,那几位大人都得跟着他遥向都城施礼。

杨侍郎被水稻亩产五百斤的远景鼓励得文思涌动,胸中堆满华章, 当场便要吟出一段。但要念出文章时, 又俄然想到这是给农经、给

推荐阅读: 死亡便利店     都市极品小医皇     西游密码之黄金丝路     武神天尊     知你如我,情深不负     无量天尊     错身天后     蜜爱360度:hi,傲娇老公     农家内掌柜     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     从妻如律令     隐婚:娇妻难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