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好时便乘车船往外省去, 偶然信马游缰走到风景佳处, 便可对景吟咏流连一番。赶上本地有传唱宋桓故事的, 他们两人听着有不对的处所, 还会将本身写的纪行留下几篇, 叫人照着点窜。
私塾当中,有很多先生便会教宋桓理学,从小儿教孩子算术、物理。公黉舍中,更有很多门生结文社,凑钱建尝试室,请惯会炼丹的羽士帮忙他们复制书上的尝试,一点点自学理化知识。
国计民生,归根结底不过衣食住行四务。现在这四件事都已被新出的电力、机器改得天翻地覆,旧理学更垂垂被人抛下,报告物理的宋桓理学在朝野中职位自也越来越高。
================
宋时脑中藏着各地五百年后的地质矿产舆图,胸中更藏着五百年后的海内游线路和各地特产的旅纪行念品, 能精准地指导各地官府做实业:
只会读旧经籍的儒生再难踏上登天之路,而在各地学院中读过新理学,或是自学成材的年青人才涌入朝堂,又给这个历经百余年工夫的朝代注入了新的生机。
他是天下名流……
课本和考卷是在他们游学当中编成,却缓慢地传遍各地书院、黉舍,更传进京中,得了朝中熟悉大臣的案头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