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人跟巡抚大人告黑状,说他虐待士绅,他倒要好好跟这些人实际实际:他们县里和府宾馆里都只装单层玻璃的窗户,这些嫌犯却超出了巡按的报酬用了双玻璃窗,世上岂有如许虐待的?他清楚是极其宠遇这群读书人了!

细节是要改,但立意不能改。

他们二人年纪都在三十来岁,略带风霜之色,打扮得也略简朴,不像当初李行头那套耀得人目炫的盛装。但那祝姑姑笑起来还是勾魂摄魄,风味犹存,让人一顾便能了解孟三郎为何肯为她抛家舍业远奔他乡。

武平县就是淫祠流行,他们父子都差点被人立了生祠,何况这听着就像仙姑的呢?只要这出戏传唱出去,百姓们承认了,估计很快就能立起仙姑庙,传出很多灵异传说的。

读到喜儿变成白毛女,问出“为甚么把人逼成鬼,问天问地都不该”一句时,他不由掩纸叹道:“这一句有国朝初已斋先生《窦娥冤》的口气,小人写不出如许的派头。”

宋时想得开开的,将请人的事拜托李少笙,亲身去承发房翻了卷宗,把王家几个为夺佃逼死性命的、买良为贱的、另有王钦兄弟将侄媳卖与外埠客商为妾的檀卷都翻了出来。

这是他跟赵悦书筹议好的――赵廪生有几个朋友是王、徐、陈、林等家属中人, 他们公开给宋家通风报信, 形同叛变,若叫人发明了, 结果定然可虑。

李少笙将前几条来由合盘托出, 请宋时庇护他一阵子, 并说:“若说写戏,小的是不会,但若说唱,小的却会唱几句。舍人随便指一支曲牌, 小的都能唱出。”

传闻那孟三郎不是平常乐户,而是京里富户后辈出身,自小念过书,吹拉弹唱、南戏北曲无有不会。沈姑姑年青时色艺双绝、名动四方,孟三郎对她一见倾慕,爱若性命,因她是个官伎,不能等闲赎身,便宁肯抛舍家业,陪她四周冲州撞府趁衣食。

他恨不能学笑傲江湖里关任我行的体例,把门窗直接封死,只从门下方留个开口递吃食便器。可惜那几个王家人身上功名还未除,还得按礼遇士绅的报酬来,只好把流派弄得松散些――比如门改装成两层门,中间压一层棉门帘吸音;纸扇窗隔不住声音,糊的纸又一捅就破,干脆装上府宾馆用剩的玻璃窗。

他好歹是个书香门庭的后辈, 别人就再恨他也要看他父祖的面子, 李少笙倒是个乐户放良, 身份低, 做这事就冒着极大风险了。他家里又不准把李少笙接归去庇护, 沈主席借他们的宅子也只是浅显院落, 没有高墙深院和精干奴婢庇护, 说不准就叫人半夜偷袭了。

沈姑姑跟李少笙一人抱琵琶,一人按竹板,自作念白,合唱了一曲,听得宋时气血沸腾:就是它了!等写出来就抓紧抄几十份脚本,构造一圈春季文艺下乡、下基层慰劳演出活动!

咳,这是期间的悲剧啊!

他又上晋江APP把能找到的论文都翻出来看了一遍免费部分,回想清算出故事梗概,然后在写时把原作的抵触性降落了些:

他们是受压迫的人,写戏时会天然怜悯杨家父女一方。如果那些呼奴唤婢的墨客来写,说不定天然地就站在黄世仁态度上,笔下透暴露黄世仁就该超出于杨白劳和喜儿、大春之上的态度,把他好好的本子改出满篇封建余毒来。

这么一窜改,立意顿时平淡了,看着真是对不起原作,可若不改,戏唱出来就要捅破天了……

他未几作酬酢,直接提了要求:“我请你们是来写一出戏,原案在此,只要你度曲填词。写得好的话,我给你们充足回籍买田置屋的银子。”

推荐阅读: 抗战女学生     谋爱成瘾,冷少的独宠鲜妻     丈夫刚满一十八     无敌柴刀     不灭狂尊     青梅欲强婚     驭龙神尊     我是大神医     逍遥邪医     农女谋略     空间之魅惑邪女     小人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