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是祖父和mm,连他本身心中也只是私利为重,比不上时官儿那种不计荣名、一心利国利民的气度。
她自幼随父兄读书,眼力绝佳,只一见标签上端方清峻、气势极佳的硬笔字便不由心生爱好。但看到《语录》中宋时名字后那一行行熟谙的性理之论时,她眼中淡淡的赏识便转为嘲笑。
他只愿两家的小动道别缠累到周王就好,不然他们桓家那里另有脸孔做臣子?
两个词合在一起,顿时让桓元娘想起了此生最不肯闻声的名字。
桓凌看着端庄雍容,却被宫中糊口养出了一身疏冷和傲气的mm,眼上透暴露几分顾恤和自责。
正月初十朝晨,桓元娘便换上燕居冠服到先人灵前施礼斋醮,而后便在礼官指导之下拜受祖父教诫,拜别伯父、伯母、姑母等诸亲长与四位兄长。
桓元娘低头承诺了,俄然又想起一事,问道:“那我前头和宋家那桩婚事……”
她用力看着兄长,似要将那张能够让她放心依靠的脸容印入脑海中。
桓凌微微合眼,叹道:“你嫁了周王,今后便是皇室之人,该谋的是天下万民之利,桓家将来与你出嫁之女何干?你今后若能将百姓好处放在心头,做一代贤后,我们桓家家风清正,不愁将来不昌隆。”
她入宫三年还没能结婚,竟不懂圣上看这桩婚事的态度么!莫非他们竟觉得当今真是个豪侈无度,借宗子婚事敛财的昏君?
但是她那堂妹年纪却还小,让生母教养得一心要奉迎王妃姐姐,转天便将桓凌返来时分送亲朋的《白毛仙姑传》与两本《福建讲学大会语录》拿给了桓元娘。
桓元娘摇了点头,笑道:“只是屋内有些炭火气,熏得民气中燥气。宫里的炭都是不见烟气的银丝碳,墙壁间又夹着火墙取暖,夏季里靠着引枕读书赏雪,实是可贵的清幽之乐。”
桓元娘神采乍白乍红,惭愧又不甘地问:“这话旁人又听不到,兄长何必如许训我?兄长莫非就没有大志壮志……”
周王与她年纪相称,本年正满十九,却显得有些稚弱。身材也还算高挑,脸庞、行动竟还是一团孩子气,和她设想中与兄长普通成熟可靠的男人全然不不异……
腊月尾都察院会推的成果出来,他重新回到都察院,越级升作五品给事中,伯父也升任了正四品的通政司左通政。两位坐监读书的堂兄也在鸿胪寺挂了个八品虚衔,而桓文因只用生员功名,被拨进了国子监读书。
他像个老父亲一样絮干脆叨地叮咛mm,桓元娘却不耐烦地说:“我不想听这些须生常谈,兄长就没有至心话要与我讲么?若兄长没有,我倒有几句话说!”
她的神采顷刻有些冷意,又旋即强抑讨厌之色,打迭起王妃气度,温声道:“是么,本来外头出了有如许的好书。我身边倒是多放着些宫里带来的图书,足可打发时候,尚不需向外头求书。”
元娘一个父母双亡、有过未婚夫的女子能选作皇妃,皆是大皇子生母贤妃主张,周王娘家马尚书与他们祖父权势互换的产品:马尚书不是翰林出身,暮年又因军功封伯,不能再入内阁,便倚势援引桓侍郎入阁,以此换得一名忠于周王、又能在内阁代表自家好处的阁老。而桓侍郎得了大学士之位,又将一个孙女嫁作王妃,搏一个周王即位后的繁华繁华。
他与元娘之间仍有分歧,但起码叫她晓得自家真正的处境,不要听外人勾引,胡乱去不敢碰的权力,就能安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