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疑问早在半个时候前,就一向回旋在郑校尉的心中,出于兵士的本性,他不便多问。不过此时,他还是将心中疑问和盘托出。
文斌闻言一愣,旋即勃然大怒,说道:“邓县令一早就已分开栗城,为何比本侯还晚到!”
“那下官恭送文侯,预祝文侯此行顺利!”
“下官领命!”说完,蔡员外郎分开人群,朝本身的马车走去,未几一会儿,就已回到马车上。
在空位的正中心,有一群官员站在那边,细细数去,应有二十余人。他们时而高谈阔论、时而放声大笑,东风对劲的模样与远处的哀鸿们构成光鲜对比。说话间,数位官员时不时把目光投向城门口,然后又敏捷收回目光,持续与别人侃侃而谈。
“一起上文侯日夜兼程,只在昨晚稍事歇息,本日又要前去受灾县城。还请文侯多保重身材!”白宗武拱手作揖,恭敬地说道。
一百五十余位官兵加上几辆马车,构成一条长龙,朝长云县的方向奔去。
“不敢!”
“退下!翊贤侯驾临长云县,你等竟敢禁止!”董参军端坐在顿时,马鞭一指,大声喝道。
话音刚落,文斌翻开车帘,探出身子,笑着说道:“诸位同僚,何必相送!本侯过些日子就返来,不必如此劳师动众!”
“何罪之有?郑校尉也是为百姓百姓着想!”
话音刚落,兵士们赶紧退到一边,大气都不喘,直到车队消逝在面前,才一个个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上马!”
文斌闻言,转过身来,正面面对郑校尉,严厉地说道:“郑校尉有所不知,长云县是环境最为告急的县城,也是饥民最多的县城!本侯没有兼顾之术,唯有先去受灾最重的处所。别的县城,本侯会一一梭巡!”
董参军对长云县还比较熟谙,带领车队直接朝县衙驶去。一炷香以后,车队在县衙门口停下。
县衙大门口的几名衙役见到这一幕,不由惊得目瞪口呆,此中一名衙役敏捷回过神来,也不上前问话,回身就朝府内跑去,看模样是要禀告县令。
“回禀文侯!部属已妥当安排!命两名流兵骑最快的马匹,朝押粮军队赶去,必须在最短时候内赶到。部属别的安排两名流兵留在虎帐,以便通报动静。”
董参军走上前,边走边说道:“这位是翊贤侯,邓县令可在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