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从贞观开始 > 第102章 高阳公主和《三字经》

我的书架

“哦?高阳有何事要上奏啊?”李世民装出一副猎奇的模样。

在晨钟的庞大响声当中,早朝开端了。

“陛下不成,国公才不过食万户,公主岂能食万户?并且我大唐没有文成郡,何来的文成公主啊?”崔干站了出来。

“难怪武则天和李治下台今后对你们停止残暴的打压啊,如果我是天子,也必然弄了你们,放肆死的快啊。”程处弼看着这环境,不由的悄悄摇了点头。世家是短长,但是和皇权对抗,了局早已经必定了。

“臣等附议!”

“陛下不成,公主食万户,那太子殿下以各位亲王应当食多少户?此分歧适大唐律。”

程处弼不想上朝,真的,他非常的不想上朝,但是却不能不上朝。

李世民密意的朗读着,读完了以后,还对劲的看向孔颖达,问道:“孔师,你感觉这文章如何?”

“好,孔卿说的没有错啊,大唐有高阳,真的是大唐之幸啊。”李世民欢畅非常,道:“传旨,高阳公主教养世人有功,改高阳公主为文成公主,实俸万户,以示嘉奖!”

世家的人一个个站住来,脸上暴露冲动之色,仿佛在这一刻这群世家之人再次的变成了大唐的忠臣。见到这些人再次的反对,李世民的拳头握的紧紧的。

《三字经》,没错,就是《三字经》,不过这《三字经》不是完整版的,而是阉割版的,把‘二十传,三百载,梁之灭,国乃改。粱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蛮夷。?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宣统,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这段给删了,这段可不能够写啊,写了那但是要杀头的啊。

“陛下,吾祖老子西出阳关化胡,教养天下,高阳身为贤人子孙,虽无先祖之才气,但也愿为教养天下尽一分本身的力量。”高阳公主微微一笑,道:“故左思右想,夜不能寐啊,终皇天不负故意人,昨俄然灵感而来,写了一篇文章,但愿能够对教养天下有好处。”

到底是我这只胡蝶的翅膀震惊了大唐,还是大唐震惊了我这只胡蝶的翅膀?

程处弼看着李世民父女一唱一和的,不由的悄悄鄙夷而又感慨,全大唐欠这对父女一个奥斯卡金像奖啊。

“陛下,不成啊!此乃是亡国之兆啊!”

程处弼听到这口谕,差点噗嗤一声笑出来,高阳公主变成了文成公主,这剧情仿佛有点不对啊。

不过,让程处弼感遭到不测的是,有些本来应当死了的人竟然还活着,比如柴绍、比如杜如晦,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古迹啊。

又是一天大朝会的日子了,身为大唐的驸马都尉,普通就算是抱病了,也得去朝堂上坐半天的冷板凳。

“陛下,不成啊!”

“臣等附议!”

“陛下,亡国之兆啊!”

而高阳公主这个时候从速将一个小册子给递上去,李世民接太高阳公主的小册子,然后读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唐高祖,叛逆军,除隋乱,创国基,传万世,帝千万,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立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独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竭力。”

推荐阅读: 最强医道     万古剑道第一仙     重生之逆天神豪     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     变身双马尾掌门     无敌大神豪败家系统     我不是老二     亲爱的徐医生     桃运色医     兽人不死之体坛悍将     情深不问归期     倾世凤歌:绝宠纨绔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