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特此在千里镜中,看到鞑子还是一个个嗷嗷叫的杀过来,用还算比较谙练,但却带着浓厚南边口音的汉语,对雷鹰赞叹的说道。
然后,那颗炮弹持续向前,弹跳了几下,又砸倒几个马队,是连人带马一起砸倒,最后还在向前转动,又形成了前面一阵人仰马翻。
发射出去的炮弹,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白烟,划着一道弧形,射向了一千多步外的那支鞑子马队群。
固然是一千多步的间隔已经算很远了,但如果有这如此精美的火炮,加上他专业练习出来的炮兵。
站在装载弹药箱车旁的炮手,早就将射击间隔对应角度,服膺于心。
这块焦黑褴褛的麻布,就是之前包裹火药用的。
比拟起来,还是西方的两轮炮架更好些,既不增加运输承担,也还能减少后座力。
步兵方阵中,那些白龙军步兵看着一枚枚炮弹,吼怒着砸入鞑子马队群中,让鞑子马队一阵人仰马翻,镇静的喊道。
“射角,三度十一分!”一名炮手大声喊道。
“靠,炮兵兄弟们可真够狠,听着这炮声就带劲!”
此时,阿谁炮兵立马就晓得这个间隔,所需求的射角。
与此同时,别的几名炮手,则开端将炮弹搬运到火炮前,由另一名炮手将炮弹装入炮管中。
这些鞑子和蒙古马队仍然快速的冲过来,他从速下来,再来一轮炮击。
随军的军纪官,此时站出来大声吼道,让一群士卒纷繁停下了扳谈。
“持续发射!”雷鹰喊道。
这是艾伯特第一次见到鞑子马队,也为这些鞑子马队的凶悍而赞叹,之前他对于鞑子的勇猛,只是听白龙军的将领提及过。
第二轮齐射的炮弹,比第一轮炮击,要更加精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