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温骏还想问关于幕后黑手的事,就有人大老远呼嚎着跑来,听着非常孔殷。
如果学制鼎新一旦被推动,那此后朝堂之上的豪门后辈就会更多,王谢世家大族的后辈们,就不再有家属上风。
新南王朝的科考轨制是三年一考。第一年童生试,考中了就是秀才;第二年秋闱,各地秀才考取举人;第三年春闱,取进士落第。
“你这又是如何啦?”贺铭蹙眉问道。
这三人来岁就能上场,以他们的学问成就,取中秀才是不在话下的。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顾家,顾史父子得知启事以后,都自责极了,全在那转磨磨,已经慌乱得语无伦次。
豪门后辈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为的不就是在科考的时候出人头地、光大门楣嘛。
宁祁面色也沉郁得很,盯着不远处的校场,不知在想甚么。
“豪门学子遭热诚挤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们辞学大伙都了解。倒是那些王谢后辈又是如何一回事?”宁祁从院内出来,镇静的问道。
眼看中秋将至,新帝就要去祭拜太庙,那些人便坐不住了,深怕新帝在祭太庙之时,将新学鼎新强迫推行。
全部新南王朝,能免费为布衣后代供应讲授的,只一个麓水书院。若从麓水书院辞学,那么出去的绝大多数学子都不能持续进学。
辞学,对统统的学子来讲都是一件不得了的事。
闻言,贺铭跟温骏的面色略微出色。这跟当初新学鼎新才被提出来时,各地学子大儒们逼迫新帝时的景象一样。
“能在书院学了这么多年,我等已经戴德戴德。现在我等自发再占用书院的讲授,亦不能再学得甚么,不若回籍等待来年科考,看看下一步如何行动吧。家中长辈为了我等,已经吃了很多年的苦头。”黑娃言明。
现在,他感觉有另一件更加首要的事在等他,宁陵的事便只能今后靠了。
顾家属人闻讯聚到顾家的草舍,全围着顾旭父子,扣问应对之法。
贺铭的表示跟宁祁一样严厉。他沉默很久,才出声问道:“本公子就不问你们辞学的启事了。本公子只问一句,你们真要放弃这个机遇?”
即便贺铭摆荡了三个学子的心,但他们的初志稳定,果断辞学。
贺铭拉住斋长的帮手,诘责:“究竟是如何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