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人,高总兵千里迢迢驰援近江,您不放他进城,以他的暴脾气指不定闹出甚么幺蛾子给朝廷,给万岁添堵,但是他手底下那些儿郎也太奸刁了些,真进了近江,百姓可就遭殃了,要不如许,您看咱家的面子,放高总兵进城,就带随身亲兵,可好?”卢九德一口北京官话,听起来很动听,人笑眯眯的,可亲的很。
方承龙一躬到底:“服膺在心。”
方承斌将总兵衙门让给卢九德下榻,城内就没了其他合适的处所供高总兵歇马,总不能将方府让出来吧,因而乎他派三弟来请四位异人腾处所,刘彦直等人倒也共同,搬到城里堆栈居住,把馆驿让给了高杰和他的亲兵们。
高杰点点头:“后生可畏。”拨马便走。
方承斌心潮彭湃,壮怀狠恶,他的目标是首辅大臣,大明复兴之臣,第一步已经走出,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守住大明半壁江山不难,北伐答复汉家衣冠也不是做不到,只要刘彦直情愿着力,一刹时他想了很多,被儿子悄悄碰了一下才醒过来,顿首道:“微臣,方承斌,携近江义勇接旨。”
姬宇乾道:“你如何鉴定高杰会死在近江。”
方承斌心中大定,兵部侍郎是正三品,完整能够压得住高杰,一股戴德的表情充满着他的内心,都说弘光帝昏庸,但是看起来天子做事还是很公道的嘛。
一刻钟后,高杰亲身来到城下,戴缠鬃大帽,外罩蟒袍,身畔围着一帮骄兵悍将,冲着城头喝骂不止,方承龙充耳不闻,只要高军攻城,滚木礌石等着他们。
高总兵也给卢九德面子,捏着鼻子接管了这个刻薄的前提,只带了一千名亲兵入城,进入北门的时候,义勇们非常严峻,弓上弦刀出鞘,随时防备高军抢门,但是高杰并未那样铤而走险,一千亲兵连盔甲都没穿,说谈笑笑进了城门,让方承龙白捏了一把汗。
“三弟,高杰那一千亲兵你可盯紧点。”方承斌如许交代。
刘彦直道:“我晓得该如何做了。”
“是钦差,南京来的钦差大人到了。”方承斌终究松了口气,他不想放高杰进城,但也不肯撕破脸皮,两下里缺一其中间人,代表朝廷的钦差就是最好的中间人。
钦差座船到达东水关,闸门大开,放船只入城,方承斌在船埠迎候钦差,三拜九叩,礼节昌大,卢九德头戴纱帽暖耳,身穿大红蟒衣,气度不凡,身后跟着两名小寺人,随行的是一百名锦衣卫,都戴八瓣帽盔,盔顶插蓝绢旗,穿圆领对襟布面罩甲,佩绣春刀,威风凛冽,趾高气扬。
钦差和高总兵舟车劳累,先行安息,方承斌设了晚宴接待他们,圣旨也将会在晚宴后宣读,大抵内容卢九德已经略微流露了一些,方承斌起码有一个兵部侍郎的头衔,其他将令各有封赏,最低的也是参将。
……
卢九德展开通黄色的卷轴,干咳一声道:“圣上有旨,方承斌擅杀朝廷重将,罪不容恕,便可拿下押送南京大理寺措置,钦此。”
方承斌回到衙署,在堂上赶上高杰,两位大人均是乌纱圆领打扮,胸前绣着补子,笑吟吟的相互拱手,分两厢落座。
“这就对了嘛。”卢九德眯缝起眼睛来,嘴角勾画出一丝人畜有害的笑容。
两侧的锦衣卫们纷繁抽刀,方承斌一时候反应不过来,倒是方剂豪反应极快,跳起来抽出宝剑想抵挡,那边高杰一把掀翻了桌案,扯开官袍暴露穿在内里的软甲,拔刀道:“杀,十足杀掉,一个不留!”
卢九德没有钦差的骄横,反而对方承斌非常客气,温言安抚一番,两边上了肩舆,来到总兵衙署叙话,一番酬酢后,方承斌提出请卢九德调停高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