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道:“昔日武敏之骄狂,也是因为荣国夫人庇护,现在武氏后辈还是如此,陛下就算尽诛武氏后辈,莫非就不会有别的恶贼得其放纵,兴风作浪么?相反留着武氏后辈,才对陛下更加无益!”
高寺人道:“太后有言,武氏后辈狂悖为孽,祸乱宫闺,请陛下尽诛之,她教侄无方,也无颜面对命妇,望居于永安殿中,不再出宫!”
“望陛下三思!”
两人走入殿内,李弘拾阶而上,回到龙椅坐下,目光冷了起来:“若无太后让武氏后辈入内文学馆,又频招命妇入宫,不会有此祸事,太后迩来身材不适,恐为身边奸人所惑啊……”
李弘现在对于武后身边的统统,都极其看不扎眼,冷声道:“何事?说!”
武氏后辈只要做一件错事,武后的名声就臭一分,武后恰是看出了这点,才想要抛弃自家子侄,还想用他们的性命停止反击。
“到阿谁时候,坊间的谎言也会出世,正如太宗游地府,先帝试丹药……”
李弘闻言一怔,倒是大为意动起来:“太后如此说么?”
李弘毫不粉饰讨厌:“自是太后放纵,内文学馆岂是这群贼子能入?”
李彦当时是聪明出缺,现在则是用心直言,浅笑道:“臣还记得在灵堂当中,与陛下一起发誓诛杀贺兰敏之,恐怕满朝臣子中,也只要臣会有这般境遇吧。”
说到这里,他沉默下去,半响后咬牙道:“事理朕都明白,也知这般措置是最稳妥的,但放过武贼,朕实在……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高寺人垂首而入,伏在地上:“拜见陛下!”
李弘立即明白:“昔日上官侍郎是为了反对太后而满门抄斩,这個时候为他昭雪,确切妙极,群臣自会附和……”
高寺人没获得回应,不得不辞职,曹安也立即带着内侍和宫婢出了殿宇。
“何况人都是有怜悯心机,武氏太惨,错事反倒会忽视,重视力都集合到诛外戚之上。”
李彦稍稍沉默后,进入最后的正题:“此次祸事,本源在谁?”
李弘明白了,游移着道:“但武氏后辈真要持续为恶,又该如何遏止?”
当时关内大灾,武后也是用这个借口,把身为太子的他囚禁在少阳院内,李弘并不是抨击心强的人,本来倒也罢了。
只是此时看着下方这位,李弘收回由衷的感慨:“元芳,满朝臣子中,也就你会说这番话了,犹记得当年,你偷入贺兰贼子府邸,就与我明言,这些年你初心如固,一点都没变啊……”
李彦斩钉截铁隧道:“武氏后辈凡是为恶,由臣来禁止,由臣来杀之!”
“此事给官方形成卑劣影响的同时,朝堂之上风向也会窜改,那些不想去洛阳的臣子,不肯意科举糊名的臣子,更有用心叵测之辈,就等着陛下出错,找到攻讦的借口。”
李彦来到阶下的席位跪坐下去,听了这话,眉头微不成查的皱了皱:“高内官是太后宫中之人,既然等待在殿外,还望陛下将他招入。”
李弘听着听着,神采已经产生了窜改。
“陛下的仁德之名,是为国为民,年年堆集下的声望,为了武氏而损,太不值得了!”
李弘大为动容,政治无分对错,专门逮着外戚杀,古往今来也没这类臣子,他眼眶大红:“元芳,这必然会成为群臣攻讦你的借口,太委曲你了!不可,朕不能让你一人接受此事,必然要让别人分担……”
李彦也叹了口气,然后做出总结:“依臣之见,此案就到武懿宗为止,并且侧重夸大武懿宗在宫中企图暗害上官氏的贵女,借此机遇,可为上官侍郎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