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写《大汉》的目标:
===============
关于《大汉》的末端。
首要写公元208年到公元220年的事情。李弘安定江东和川蜀,挞伐西域和鲜卑。大汉国再度复兴。
公元191年:李弘征服河西羌胡。董卓大惧,假天子命,封李弘为大将军,晋阳候,督六州军政。
公元217年:西凉再乱。李弘安定羌胡之乱。
公元188年:李弘到幽州击败张纯的背叛。并州匈奴屠各胡反,联鲜卑十几万雄师攻打太原。李弘返回并州,击败胡人。雁门关大战。
上面是我在96年春季为出版需求而写得一个大纲,和95年的大纲根基上分歧。当然了,和《大汉》的实际内容不同很大了,大师有兴趣请看看,权当作为《大汉》结束后,我们在一起的欢愉笑谈。
公元186年:李弘在冀州安定黄巾军。李弘率军到西凉平叛。翼城大战。李弘到洛阳。
==
==
==
公元185年:李弘在幽州抗击鲜卑人的入侵。和黄巾军作战。
很多架空都以当代的思惟和知识去实现写手心中的天下,莫非我们前辈的思惟和知识就那么掉队吗?看看百家争鸣,看看四大发明,看看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前人远比我们聪明,为甚么不能用前人的思惟和知识来改革天下呢?
=
公元205年:仓亭大战。曹操攻打冀州,大败。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
我考虑很久,还是放弃了。《大汉》是架空汗青,《大汉》是豹子的天下,没有了豹子,《大汉》应当结束了,以是我非常俄然地以大纲情势结束了《大汉》。
我在写大汉的时候,浏览了很多史乘、小说和论文,此中很多质料和论点直接来自于这些册本和文章。按事理,在写小说的时候,要说明这些质料和论点的出处,但我并没有做到,实在这就是抄袭。
公元184年:李弘在鲜卑。卢龙塞大战。
公元210年:占有江东。
==
《大汉》写到一半的时候,很多书友以为豹子是否规复影象已经无关紧急,我本身也认同这个观点,并且跟着《大汉》的情节完整放开后,畴昔的大纲除了大的头绪外,别的的几近全数颠覆了,末端更是收缩到了210年,也就是小天子主政后《大汉》就结束。《大汉》结束的时候提早了,豹子战死疆场的能够也就没有了,影象规复的能够也就没有了。这是个皆大欢乐的结局,信赖我们都喜好。
==
==
==
关于豹子的来源。
大略大纲:
=
公元187年:李弘在西凉北地郡抗击鲜卑入侵,杀鲜卑大王和连。李弘到并州,招安黄巾军张燕,击溃河西白波黄巾军。
很多书友激烈反对把他写死,以是我筹办最后结束的时候,收罗书友的定见。如果大多数书友但愿他能够安度暮年,那就遂了大师的心愿吧。因为看书是件欢愉的事,没有需求让大师都不痛快。
备注:当然,这只是打算,跟着写作时候的持续,大纲的不竭点窜,或许会做一些调剂,但主体框架根基上就是如许。很多书友都说如许写下去,不晓得要几百万字才气结束。说实话,我也不晓得多少字才气结束,我内心也没底,只好写到甚么时候算甚么时候了,归正写完为止。
公元199年:袁曹刘等合力攻打李弘,官渡之战开端。慕容风攻打幽并二州,慕容风败北死去。
末端我很遗憾,太仓促了,太草率了,烂尾啊。
为甚么写出这个惨不忍睹的末端,我也很迷惑。当时心力交瘁,怠倦不堪,写不出来了,就象一个牙膏被擀面杖碾压过普通,真的挤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