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集各家开会是王二先生和陆四这边的程霖在卖力,前者不晓得如何想的,竟将会场设在了府学。
大股千余,小股数十,或由余淮书招引而来,或闻淮安沦陷聚众前来,或是纯真只为进城找些吃喝,发明城中热烈得很,官兵都跑得没影,干脆也跟着扯旗造反。
人多,必乱,哪怕是良民。
余淮书不住朝世人点头,鼻间闻着味道不对,却不知那里不对,不由有些迷惑。
一会要吃,一会要喝,气得鲍传授好几次都想拿根绳索到前面的老槐树上一吊了之,免得受这帮泥腿子的肮脏气,坏了一世清名。
申时一刻的时候,大门处便连续响起世人的号召声,倒是带领山阳县河工抵挡官兵的余淮书跟淮军的秦5、郭老四等人来到了府学。
旗下,是十数名脖系黄巾的壮汉。
幸亏,这些泥腿子没跑到圣贤像下脱裤子,那样的话,就真的未免太不像话了。
“叫诸位好等了,余某在此代淮军向诸位告声不是!”
若非陆四命令淮军各营严格遵行三斩令,并束缚这些连续进城的步队,恐怕要不了一两天,这帮人就能成为淮安城的祸害。
这些便是进入淮安城的各家河工步队的领头人和他们的部下,有扬州府的,有淮安府的,按王二先生的统计,可称头领的有一百多。
大事,必定是造反。
现下淮安城中包含淮军在内有近四万河工,此中有一万多是余淮书联络过来的扬州府河工。
头领们成分庞大,有铤身而出带领同亲跟官兵搏杀的纯真民夫,有乡兵衙役,也有常日便在乡间耍狠之人。
四万年青力壮的河工若能聚合在一人麾下,加以练习,不说能逐鹿中原,为一地强豪之资绰绰不足。
更气人的是有几个家伙能够蹲的时候长了,屁股冻得冰冷,就将贤人的典范撕扯开拿火点上往茅坑里扔。
可惜,陆四能够节制的最多一万人,其他自成体系,有的只是进城以后才传闻淮军和上冈陆文宗的大号,除了翘个大拇指赞一声那陆文宗有种是个豪杰外,该干甚么就干甚么,压根没有刹时产生跟那陆豪杰干到底的动机。
正说着,大门口骚动起来,倒是出去百余名身着官兵服饰,但个个脖子系黑巾的大刀手。
不得不说这位余先生真有本领,靠一张嘴就能说动那些扬州府的河工跟他同来淮安,换成陆四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