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是嘉靖年间修的,起点就是南边的盐城县,起点则是西边的淮安府,别的另有个岔口是往北边的山阳县。
吴氏拿袖子抹了抹眼泪,冷静跟在老头子前面。
“乖乖,这么多人啊!”
“哎,嗯哪,走了!”
早餐仍就是红薯煮粥,不过却多了几个煮鸡蛋,是田娥特地煮的。
广远将系着爷儿俩被褥的扁担担在肩上,转过甚跟他娘咧嘴笑了笑。
不过两边的来往也就限于这些大事了,常日已经不大走动,毕竟陆四他奶奶都过世三十几年了。
奇特的是,有的步队中竟然另有女人!
瞅这些妇人的身板,陆四不以为自已干起活来会比她们强太多。
“文亮呐,走啊!”
陆四也见过陈大佐,三年前他大伯哥三给奶奶过八十冥寿时,陈大佐兄弟几个代表奶奶娘家老一辈人来过。
人呢一干重活就轻易出汗,汗出多了身材内的盐份就跟着流失,如果不及时弥补盐份,就很轻易没力量。
跟着太阳的升起,垂垂的官道上就热烈起来了。
“文亮啊,到工地上要带着他们两个,公家交代的事情你们听着做,不要和人家吵,有甚么事情找老马和宋五,千万不要自已去找人.....另有千万不要瞎跑啊...”
到了大伯家,就见大伯母吴氏和嫂子田娥正在摆碗筷。
这床棉被看着也实在是不入眼,太脏了,也不晓得上一次洗被面是甚么时候。
广远性子急,端起桌上的粥碗就“咕嘟”下嘴,成果烫得直捂嘴,叫他娘田娥一阵说。
宋五是大团村带队的,挨个点了名字确认都来了后,便要世人跟着他到区上调集点王家社。
冬月尾,凌晨的温度很低,加上世人方才和家人告别,除了把出河工当作出远门玩耍的陆广远,另有将去淮安当作一次机遇的陆四外,村民的表情都不算太好,是以一起上话未几。
内里,村上要出河工的都连续从家里出来,大人小孩依依告别。陆四就见到周二嫂抱着儿子大宝正拉着丈夫的手说着话。
因惦记取儿子肚子里有虫的事,周二嫂便将大宝托给邻居,唤了也要到镇上去买东西的李家三女人一块去镇上给儿子抓药,趁便打些酱油返来。
陆四也不例外,一大帮子人就这么坐在河边等着。
.......
不知为何,陆四的脑海中俄然浮出一句话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不远处也要去挑河的邻居蒋魁朝陆家这边叫了声。蒋魁年纪和陆文亮差未几,都是四十几,不过倒是个光棍。
“走吧,把门锁了,先去吃早餐,钥匙留给你嫂子,免得转头老爷从海子里家来没的进门。”
世人走了十里路,脚下都有些乏,把挑的粮食和东西放下后就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陆四他们一行十七人跟在宋五前面,沿着村口那条挨着田边的巷子走了约莫三里地就到了通衢。
“草堰的这块!”
陆文亮应了蒋魁一声,转头朝他爹陆有才说了句:“那爷,我们畴昔了啊。”
大宝拉着他妈的手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既有些舍不得,又有些欢畅。舍不得是因为他爷不在家了,欢畅则是因为他爷不会再管着他了。
大团村统共有23户人家,按官府一户出一人的说法,实际上就当有23个壮劳力一同去淮安。
宋五随口说了句,表示世人先在这里等着,他去找里长老马问下他们这一片在哪调集。
崇祯十六年秋冬,光禄少卿路振飞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遣将金声桓等十七人分道防河,由徐、泗、宿迁至安东、沭阳。且团练乡兵,犒以牛酒,得两淮间劲卒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