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的确太好了,十万雄师三年的粮饷绝对不消愁了,他乃至一分钱都不消出,并且,这些纳捐得官的商户必定会站在他这一边。
张斌就是想趁机将东番九卫的战兵变成名正言顺的私募兵,固然东番九卫都是在编卫所,这些战兵也是从屯卫中遴选出来的精锐,他还是不想这些战兵以屯卫的情势呈现,因为一个卫所满编也就五千多户屯卫,他没法解释这十万雄师是如何来的。
现在,崇祯竟然主动提及这个兵力题目,那再好不过了。
两人又商讨了一阵,崇祯朝驰名的荒唐律法《纳捐助饷法》就这么出世了,不过,这律法固然听上去很荒唐,实际上却一点都不荒唐,因为朝廷缺钱,卖掉两个闲散衙门的闲散职位筹集粮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张斌必定不是奸臣,太仆寺和光禄寺这两个衙门这会儿本来就是闲的不能再闲的闲散衙门,太仆寺不说了,草场都卖了,名存实亡。
他想了想,干脆利用道:“皇上,一小我必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的,但是,一个商帮拿出几十万两乃至是上百万两来还是没有题目的,只看皇上能不能给出令他们心动的职位。”
这点,崇祯清楚,张斌清楚,朝堂官员也清楚,以是,张斌在第二天早朝提出这个《纳捐助饷法》的时候,固然有些朴重的官员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却没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不过,张斌信赖,如果有本身包管,这些人必定会主动买官,因为他是内阁次辅,不说权倾朝野,庇护几个富商还是没题目的,并且他在商户中的信誉相称好,向来都是说一不二,说出来的话,没人会思疑。
商帮崇祯倒是传闻过,这个跟开中法的实施有很大的干系,朝廷为了节俭边兵军需物质长途运输的耗损,以盐、茶为中介,募集贩子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质,这边兵可不是一点点,动不动就是好几万,一个商户必定承担不起,前面就构成了很多商帮,专门卖力某些边镇的军需物质供应,这个朝廷也是附和的。
他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点头道:“如许吧,纳捐白银一万两,赠太仆寺监副;纳捐白银五万两,赠中书舍人;纳捐白银十万两,赠太仆寺寺臣。“
这十万两已经够吓人了,另有人能捐出更多钱吗?
张斌想了想,假装随口道:“皇上,如果纳捐超越十万两如何办?”
能不掏钱白得十万雄师天然最好,但有一点体例,崇祯也不想加征税赋,他不由欣喜道:“很好,双全,你去跟他们说,此次他们捐募的钱都按纳捐计算,他们捐多少银子,朕就给他们封多大的官!”
私募兵是特定环境下的产品,明朝前期和中期很少具有这类特定环境,以是,当时候根基上没有甚么私募兵的记录。
这个天然,三公九卿都卖那就真的荒唐至极,这类事张斌还是不会做的,再说了,就算崇祯想卖,估计也没人买的起,依他这狮子开大口的标准,太仆寺正卿和光禄寺正卿还不得开出五百万两的天价来,谁买的起啊!
中书舍人就更不消说了,内阁中书舍人另有点权柄,因为内阁有诰敕房,专门卖力写圣旨圣旨的,并且,平时内阁大学士还会让中书舍人帮手办点琐事,这些中书舍人那的确是香饽饽,但是,纳捐来的中书舍人必定不会进内阁,普通都会安排到其他处所去篆写册宝、图书、册页甚么的,说白了就是个抄书的,你爱抄不抄,字写的不好,人家还不让你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