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后跪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正自虔诚拜佛,手上佛珠灿烂,在灯火晖映下分外刺目。
他也不清楚老寺人是多么人物,更不谙熟后宫,也不知老寺人任多么官职,但他读过些演义,倒是见过一些描述的大总管,跟面前的朴实老者倒也非常符合。
朱祁钰更是焦心万分,提起寺人的衣领便要逼问:“查清楚没,到底是谁做的?”
朱祁钰见此景象,内心已然晓得朝中出了新的变局,当下朝着愣在原地的孟云霄忿忿拂袖回身。
孙太后神采带有几分煞气,一点都没有方才求佛的心慈手软:“你会帮忙哀家,帮忙皇上的,对吗?”
姜维本来想着恭维下此人,未曾想老者竟然如此辞吐,顿时吃惊愣在当场,不知如何再开口。
她声音微颤,望着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寺人不由感慨起来。
谁知“大总管”三字出口,四周世人纷繁变色,千名锦衣卫更是缓缓后退。
孟云霄固然是八千锦衣卫的统领,但官位越大,胆量倒是越小,自打效命于泯王朱祁钰后,他便到处显得谨慎翼翼,固然动手暴虐,但面对高官大臣无不跟狗一样低头哈腰。
孙太后不由绝望,这些年她浸淫在后宫,可谓讲权谋运营到了极致,软硬兼施之下莫敢不从,但唯独没有想到面前这个早已被朝廷放逐的老寺人甚么都不吃,铁了心似的要归隐故乡。
“泯王饿了?”
“孟大统领?”
方才传令的寺人站在门外,见那侍女低声呼喊孙太后,不紧不慢使了个眼色,满脸笑意低声道:“老奴何冲前来复命。”
她环顾四周宫娥,温言道:“你们都下去吧!”
老寺人身着朴实,说话有气有力,但每一字出口都是铿锵有声。
孙太后闻言,默诵完最后一段经文,缓缓起家放动手中佛珠,目睹门外的身形佝偻老者,顿时有种如释重负之感:“先帝活着时,常言何冲才气不亚于汉时陈平、萧何,哀家本日可算领教了。”
于谦点头一笑,仿佛懂了几分老寺人的来意:“既是太后有请,我等自是不敢不从,于某这边随大总管拜见太后。”
孙太后非常赏识地点点头,忽听内里有人快步行来,回身一看,倒是名行色仓促的寺人。
“你看你这孩子,为了朝廷都瘦了好大一圈,你母亲如果晓得哀家如此待你,定然又要大吵大闹了。想吃甚么?哀家这便让御膳房前去筹办。”
他环顾四周人物,目光最后定格在姜维身上。
但面对如此威胁,何冲还是面不改色,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奴本身是个残废,承蒙他们用得着,叫一声爹喊一声爷,但老奴内心从未有俗世的嫡亲,那些子孙如有危及朝纲的,您该如何做便如何做,老奴断无牢骚。”
门外的老寺人忽的眼眶一红,旋即颤巍巍跪在门外,并不说话。
“太后!泯王......”
孙太后一脸黑线,没有行动,只是下认识望向殿内埋没处没有露头的何冲。
姜维从未被人如此直视,不由身子微微前屈,拱手道:“姜维见过大总管!”
名唤何冲的老寺人微微苦笑,似是不敢昂首,低声回敬道:“时过境迁,现在的老奴已然放弃朝局,只怕您在老奴身上越是有所托,老奴便越有所孤负。”
景福宫。
寺人仓促施礼后,悲天呼隧道:“大事不好啦!我们调派出去采购粮食的官军全数被杀,一个也没返来。”
泯王朱祁钰嘴角斜起,暴露一抹阴嘲笑意。
望着寺人,孙太后和朱祁钰一时都有些失神。
姜维初来乍到皇宫,到处显得谨慎翼翼,不住地环顾四周环境,敏感的神经似在奉告他,这皇宫危急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