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劳怔住了,这个要求在他看来有些丧芥蒂狂了,12磅炮的口径,仅仅700磅的重量还要减轻,已经超出了他的了解范围。他游移地答复:“我从没有锻造过如许的炮,只怕这个要求很难达到……”
不过他对300公斤仍然不满足,对于陆战用的野炮而言,还是有些重。他持续加码:“还能不能更轻?”
他鼓励道:“继祖,你说说看,你是甚么设法?”
陈雨饶有兴趣地问:“遵循你的假想,炮管还能短多少?射程和能力又会小多少,保持在如何的比例才是最好的挑选?”
他当即点头:“德西劳先生,你听到这位小伙子的假想了吗?就遵循这个思路去实验,务必把这类小炮锻造出来!”
获得了陈雨的鼓励,林继祖大着胆量说:“德先生给工匠讲授如何铸炮时,我听他说过加农炮和榴弹炮的道理……”
林继祖遵循本身的思路持续说:“德先生曾经对我说过,加农炮就是长管炮,榴弹炮就是短管炮。遵循我们大明的了解,打个不得当的比方,长管炮就相称于重箭,短管炮就相称于轻箭。重箭是平射,力可透甲,但是拉开弓需求的力道大,以能力取胜;轻箭是抛射,不能穿甲,但是拉开弓需求的力道小,以数量取胜。既然榴弹炮是如许的事理,那么能够尝试在炮口稳定的前提下,持续收缩炮管,射程短不了太多,只是炮子的力道要小了一些……”
比拟于一味寻求口径和最大射程,陈雨更在乎的是简便矫捷机能,以及能包管必然切确度的有效射程,对于最大射程的缩水并不在乎。滑膛炮的射击精度本来就很动人,1700码差未几是1500米,在如许远的距拜别希冀能有多准,能有900米的有效射程就不错了。比拟之下,炮重从800公斤降落到300公斤才是奔腾式的进步。
德西劳傻眼了,他呆呆地说:“舰炮向来比陆战用的炮更大、更重、能力更大,和您说的要求完整背道而驰,我真的不晓得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陈雨问:“重量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