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孩儿此去大宁乃是为生民立命,宁王好威,却不知多少百姓和军士要为现在苦受难,即使出息万难,孩儿也是要去的”
回到吉水故乡以后,解缙常日里除了教诲族中后辈以外便是校改《元史》,在中国古时,每个朝代都会编辑前朝的汗青,大明也不例外,洪武二年便由宋濂等人编辑《元史》,用时一年《元史》修成。
放心休书两年,任是何人再看解缙都会感觉此人身上多了一份翩翩君子之风,两年的修墨客涯让解缙明白了很多也看淡了很多。
那宁王,解缙即便是在故乡吉水却也传闻了,只是比拟其别人,在解缙心中,那位未曾蒙面的宁王倒是个莽夫普通的人物。
只是这高傲到了洪武二十四年便蒙了一丝灰尘,但时年二十二岁的解缙还是在吉水具有庞大的名誉。
说完任亨泰看了看解缙的神采,只观点缙此时有些古井不波,任亨泰心中暗赞而后又道:
被解缙口称状元公的恰是与解缙同年、科举状元任亨泰,这任亨泰也是个传怪杰物,其母为蒙前人,其祖母为元朝乌古伦氏公主,称得上是元朝贵胄以后,十三岁的时候便闻名故乡。
说完,不等解缙挽留,任亨泰便告别了,眼看着留不下任亨泰,解缙也只得向其施礼拜别。
毕竟正如洪武帝所说的普通,即便是十年以后解缙再入仕也不算晚,毕竟他的资格摆在这里。
听到解开这么说,解缙脸上倒是一红,不过随后还是恭敬的应下
但是以任亨泰的身份以及两人之间的友情,再加上这送书的大恩,只要不违背解缙的原则,解缙天然是无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