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札施里,如果论威武的话,你那泰宁卫的名声,本王在金陵的时候便有所听闻,如何样,本年有没有兴趣和本王去草原上走一遭?”
朱权话中的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哎..这…好吧,谨遵太孙殿命令!”
“驾驾驾….”
战车之上有弓箭手和长枪手,同时战车两侧有撞角,车轮中还安着利刃,如果马队与这些战车对冲,恐怕顿时便会人仰马翻。
“呵呵,阿札施里,朝廷既然将你朵颜三卫交给本王掌管,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本王便能够做主,另有,你阿札施里现在已经五十多了吧,啧啧…”
朵颜三卫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泰宁卫也是如此。
朱权语罢便正了正面色,向着高台下看去。
“阿札施里,你看本王的亲军如何!”
这阿札施里年纪足有五十余岁,不过固然年纪大了,但是浑身却有着一股精干的劲,眼神也还是锋利,朱权倒也不会将他当作浅显的白叟对待。
毕竟这么大的吏部尚书说拿下就拿下了,这但是国朝建立以来非常罕见的。
“是吗,那本王就拭目以待了!”
“呼..哈…”
文华殿上,朱允炆回到东宫以后,黄子澄便找上门来。
蒙前人有一项传统,叫做季子守灶。
在朱权与阿札施里说话的时候,亲军三卫已经演示过了阵型变更,眼下再演练的乃是两军对攻。
而留意到朱权和阿札施里有些不对于,福余卫批示同知海撒男答奚和朵颜卫批示同知脱鲁忽察尔顿时眼睛一亮。
面对战车的冲撞,步兵只能是排成周到的阵型同时前排以巨盾相抵挡。
虽说在朵颜三卫当中早已有了共鸣,那就是三卫一体同进同退,但是俗话说好处动听心。
不过阿札施里也不是那么轻易屈就的。
只不过谁都晓得阿札施里与北平的燕王交好,昔日里有朝廷有甚么好处给朵颜三卫也都被阿札施里与燕王的这一层干系给拿去了大头。
高台上,朱权侧着身对身边泰宁卫批示使阿札施里问道。
只不过朱权听了他的话以后脸上倒是暴露了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
听了朱权的话,阿札施里一愣,倒不是说他不肯意率军去北元境内扫荡,只是阿札施里看了看朱权那有些稚嫩的脸庞,心中倒是有些信不过。
大宁城外大宁前卫的驻地中,已经临时搭好了一处三丈高的高台,高台上彩旗飘飘,高台四周无数甲胄齐备的军人在手持兵器在戒严着。
在高台上,除了朱权以外另有大宁都司的一众官吏以及朵颜三卫的几个批示一级将领。
阿札施里和朱权的对话并没有压抑声音,是以身后的世人也都听得明白。
朵颜三卫是由投降大明的蒙古部落构成,而在三卫当中,泰宁卫的兵马最多,牲口和牧民也是最多的,这阿札施里除了是泰宁卫的批示使以外,更是泰宁卫中最大部落的首级。
听到朱权提到本身的儿子们,阿札施里的脸上暴露了一丝狠色。
往年,除了大范围出兵以外,藩王们构造的小范围袭扰年年都有,只不过这北边一贯都是由北平那位燕王带领着,而现在朱权的话很明显,他是要亲身带着朵颜三卫出兵。
朵颜三卫的这几个将领实在是傲慢,竟然在明天方才赶到大宁,这也便罢了,刚到大宁以后竟然还不第一时候拜见朱权,从某种程度来讲,朵颜三卫的这几位称得上是轻视与他了。
正如朱权所言,如果本年的朝廷将大部分物质赐赉其他两卫,那泰宁卫的日子可就真的难过了。
而在朵颜三卫当中,以泰宁卫的气力最强,是以每次朝廷有甚么犒赏都是由泰宁卫拿了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