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内阁里的那些只会拖后腿的“忠臣贤士大夫”,小人的揣摩君意和审时度势才是现在的他最需求的,作为天子,如果连用人都要遭到钳制,和傀儡另有多少辨别?还谈甚么抗鞑保命?不掌权,勿宁死!
以是朱由桦并没有一上来就问计问策,而是筹算先探探阮大铖的底,考校一下他的才气,考校的东西以实事、军事等方面为主,想证明一下阮大铖是否有真才实学,如果有真才实学,品德差一点又何妨?真小人又何妨?就如许的人昔日的曹孟德想多找一些都找不到呢!古今论求贤若渴,谁能比得上曹孟德?
当朱由桦收到马士英的秘荐口信后,非常欣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在皇城偏殿内奥妙召见了阮大铖。
半途他想与复社和东林媾和,是以在复社魁首张溥为其师周延儒复相而驰驱活动时慷慨解囊互助,表示情愿重归东林。东林反对周延儒酬谢他。是以崇祯一朝终未得仕。
这一日,阮大铖方巾道袍,打扮得非常得体,给朱由桦留下了一个很不错的第一印象。在他宿世的印象里,阮大铖是个实足的奸佞小人,没甚么真本领,当然,宿世的史料大多传自东林和鞑清之手,实在度有待考量,传言也一定可托。
本日江左情势视之晋、宋更加艰巨,肩背腹心,三面受敌。
阮大铖恭敬的端坐在朱由桦赐给他的椅子上。
我朝若与建奴结合,共抗闯,献二逆,等平寇以后,建虏若控弦南指,饮马江、淮,侈功邀赏,到时我朝高低将如何应对之?